| 徐东海的玉米地里,倒伏的都是嫩玉米。 |
|
□记者 邓超 特约记者 郑战波/文 记者 刘志渊/图
4日,罕见的超强暴风雨让孟津县22.7万亩玉米受灾,许多种粮户损失惨重。看着还有20天左右就要成熟的玉米成片成片地倒伏、折断,农民朋友们心痛不已。其实,这些还没来得及收获的玉米,有部分就是咱普通市民们很喜欢吃的嫩玉米。
本报发出倡议,希望广大市民及养殖企业尽一分爱心,尽快让这些倒伏的玉米“变废为宝”,给我们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农民兄弟们添一分走出困境的力量。
心疼:几个月的辛劳毁于一旦
昨日,又是大雨。
午后,孟津县送庄镇十里村农民徐东海收拾完房前的断树杈,忍不住又冒雨跑到自家的庄稼地里看了看。
看着这片已被风吹得贴在地上的玉米,徐东海对我们说:“18亩玉米,几个月的辛劳。短短几十分钟的暴风雨,就让玉米毁于一旦……”刚说上两句,52岁的老徐就心疼地哽咽了。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会盟镇雷庄村的种粮大户雷建虎也会认为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从年初开始,就一直风调雨顺,亩产500公斤以上,肯定没问题,可是没想到……”事实给雷建虎的“梦想”以沉重一击:暴风雨过后,雷建虎的十几亩玉米地全部绝收,经济损失达1万余元。
昨日,我们冒雨对孟津县受灾较重的几个村庄进行了走访,发现绝大多数种粮的农民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玉米大片倒伏的情形在乡间随处可见。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证实了我们的担忧:孟津县全境,今年种有秋玉米32万亩,暴风雨过后,有22.7万亩受灾,其中,超过半数的玉米面临绝收。
希望:“受伤”的庄稼还有价值
我们走进田中,从低垂着的玉米秆顶部揪下一个饱满的玉米穗。拨开层层黄绿的玉米皮,露出了乳白色和浅黄色的玉米粒。
“这些‘胎死腹中’、尚未成熟的玉米还有价值!”昨日,下乡救灾的孟津县农业局高级农技师秦传锋的话给遭受损失的农民们带来希望。
秦传锋说,为尽量减少损失,对于倒伏严重的玉米,建议农民采取根部培土或捆绑的方法及时人工扶直;而对于茎秆折断和遭受冰雹危害的玉米,尽快收割。
孟津县农业局副局长焦宏军焦急地说:“其实,受灾的玉米大部分都是还有20天左右就要成熟的嫩玉米,平时是菜市场里的‘抢手货’,可这次受灾面积太大了,需要及时处理的嫩玉米太多太多了……”
行动:网友出招“大家多买点嫩玉米”
玉米成片倒伏的画面触目惊心,本地网友的心已被深深触动。
这几日,不断有网友在网上发帖呼吁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受灾农民献爱心。
网友“SKing”出了个不错的主意:“孟津遭灾,辛苦一年,快要收获了,却遭受了强风降雨,孟津许多农民的棉花、玉米全被风吹倒了。兄弟姐妹们,最近如果看到街头有卖嫩玉米的农民兄弟,就多买点儿,帮帮他们吧……”简单的三言两语,传递了最朴素的情感,也很快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响应。网友“ETA2895-2”说:“一定多买!玉米是好东西,买了煮熟剥粒放到冰箱里冷冻起来,到春节的时候做汤!”网友们纷纷跟帖表示赞同。
倡议:咱们一起“扶起”灾区的嫩玉米!
采访中,许多受灾农民向我们反映,由于连日降雨,运输不畅,再加上当地的养殖场数量极少,因此,把嫩玉米卖到外地是件很困难的事。
“市里的一些超市每天还会来我们这里进货,可是进的都是蔬菜、水果。倒在地里的玉米,根本无人问津。”会盟镇农民雷玉芳告诉我们。
农户们说,他们也想把玉米连秆割下来送往养殖场做青贮,但本地只有平乐镇有家大的奶牛养殖场,需求有限,其他乡镇要想往那儿送,不但运输不便,而且人家还不一定能收。
爱心汇聚力量,点滴传递温暖。本报呼吁更多的爱心市民和相关企业、养殖公司,来为这些“受伤”的玉米想想办法、找找出路,用实际行动帮助灾区农民挽回损失、渡过暂时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