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3版:媒体·聚集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网友热议高中语文课本大“变脸”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9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网友热议高中语文课本大“变脸”
一批经典课文被删,网友称“鲁迅大撤退”
  你还记得《药》中的“血馒头”吗?
  语文课本中,《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等大批经典文章被删。不少网友感慨,有些具有强大精神能量的文章,被删掉其实是很可惜的。更多人则陷入了对所删课文中主人公的回忆。有的网友甚至表示:“有阿Q精神润滑,生活才不会绝望。”
  □据 《广州日报》

  9月6日,编剧刘毅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

  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20多篇被删经典课文一列出来,既让网友开始怀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让网友唏嘘感慨,更有网友质疑,既然是“经典”,为何要删?而《广州日报》记者从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编写人员处了解到,广东今年的语文教材也有改动,依然保留鲁迅作品,但是把《药》换成了《祝福》。

  1

  遭遇“大撤退”,网友为鲁迅叫屈

  很多网友认为,删除大量经典作品,无论对于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不利。

  一位叫“阴谋小集团”的网友为鲁迅“叫屈”:“为什么鲁迅先生被踢掉这么多好的文章,从小他的文章就是重点学习的内容,现在突然来个大转弯,真的是对学生好吗?”

  一位叫“末小瓶”的网友愤愤地表示:“为什么《药》会被踢出来?!当年它带给我的震撼是相当大的!难道说如今再提人血馒头已经过时?还是不敢让祖国的花朵直面鲜血淋漓的人生?”

  一位叫“官窑没人”的网友说:“中国教育需要改革,可是有点矫枉过正了,删除了不少佳作。”

  但也有相当部分网友力挺新语文教材。

  网友“本来老六”说:“那么多年课文一直不更改才叫人沮丧呢,这些作家其他的文章也可以用的啊。”

  网友“费舍”说:“很多文章到现在确实没有意义了,应该更换。”

  记者了解到,发轫于本世纪初的普通高中新课改,率先在广东、海南等四省(区)启动,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表,今年,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甘肃等也陆续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阶段。

  2

  阿Q走了,余华来了

  一位名叫彭博的四川教师拿到了“人教版”的新教材。他透露,与此前相比,新课本选用“现当代作品及外国作品54篇,其中新选课文35篇,占总数的64.8%”。

  尽管有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比如“阿Q”离开了新教材,但也有一些新面孔加入。根据彭博的总结,现代文部分中,课本新增了反映“神舟六号”飞船升空的《飞向太空的航程》、呼唤奉献精神的《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反映香港回归的通讯报道《别了,不列颠尼亚》等作品。

  散文方面,则有巴金的《小狗包弟》,这是一篇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学”,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该散文集中的许多文章是巴金用“自我忏悔的形式,从反省自己的软弱开始,逐渐进入对全民族的灵魂的拷问”。这是巴金写《随想录》的一个重要特点。

  而古代诗文也新增了诸如柳永的《望海潮》、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的《水龙吟》、李商隐的《李贺小传》等作品。

  “小说部分,则选入了‘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一篇‘荒诞小说’,写的是一个18岁的年轻人第一次走出家门在外面的遭遇,全文都在用一个18岁年轻人的口吻进行叙述。阅读这篇小说的高中生也差不多处于那个年龄阶段,所以他们会觉得有同感,读起来很亲切。”彭博说。

  3

  广东今年保留鲁迅,《祝福》换掉《药》

  事实上,自高中课改以来,每年都会引起关于语文课文删改的争论。去年就曾经因为鲁迅的文章大幅减少,而引起舆论的广泛争议。今年,也有专家提出应删除《背影》,理由竟是文章里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横穿轨道。

  此次引起争议的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而早在2004年,广东省在选择高中课改的教材时,就首次打破了多年来高中教材由“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广州市高一年级语文、物理两门课程选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这也是解放以来,广东省第一套通过国家教育部审定的教材。

  当时,“粤教版”新版语文课本新课文占了54%,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以第五册为例,在国内首次推出“走进经济”单元,充分展现广东特色,收入经济学教授王则柯的《钱》和沈杰《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等文章,被视为一大创举。

  近日,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编写人员告诉记者,广东今年语文教材也有改动,比如增加了现代文《论握手》、古诗文《兰亭序》等。

  在有争议的鲁迅作品方面,广东方面则做了保留,但是将《药》换成了《祝福》。这位编写人员说:“我们认为祥林嫂更符合典型的小说人物形象。”而网友热议的《记念刘和珍君》,广东版语文课本本来就没有收录。他说,至于朱自清的散文,“我们没有选《背影》,一直选的是《荷塘月色》”。

  【思辨】

  每篇课文

  都有被删的理由?

  正方:教材更新很正常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经典,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支持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网友表示,教材的更新很正常。

  “我们过去的教材编写不尊重学生的口味需求,不尊重教学需要,导致审美功能与人文精神缺失。而现在正在进行还原文学审美本质功能的一次尝试,更注重时代元素,更关注人文精神,更强调教材编选内容的丰富性,这实际是对现行语文教材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一位网友说。

  反方:教材求新是剑走偏锋

  不少网友强烈反对语文教材有如此大的改动。一位网友表示:“要用一种长远和宏观的目光来选择教材内容,要既能够传承文明,又能够面向未来。语文教材‘大换血’可以,但不应把原先拥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篇目撤换殆尽,这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啻为一种灾难。”

  中立:新增的篇目也挺好

  有网友认为应该客观地看待教材“大换血”一事,并举例说,语文教材新增的篇目也有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等经典作品。

  编剧柏邦妮在博客上撰文说:“大家纷纷指责这么好的东西不应该全部抛弃。可是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拿出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取而代之的是什么。’看到事物的两个面,就会发现,其实,‘大换血’并没有那么糟糕。”

  【链接】

  远去的背影……

  为人子者,恐怕不会不知道一个跳下月台横穿铁道翻栅栏给临行的儿子买橘子的父亲,那种儿时觉得不堪其烦、长大后却为之魂牵梦绕的父亲最质朴的爱感动了无数人。这位父亲,就是中学课本中朱自清《背影》一文的主人公。

  和文中“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臃肿蹒跚的背影之于朱自清一样,现实生活中,父亲伛偻的身影,也深深刻在许多读者脑中。

  不过,日前,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的《背影》。丁启阵称,《背影》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丁启阵认为,“朱自清的父亲既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朱自清的父亲“不忠、不孝、不慈”。再者,他认为朱自清的文章,是“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

  丁启阵的观点一度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论。但现在,中学课本中真的没了朱自清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