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夫妇和海婴 |
| 鲁迅后人全家福 (资料图片) |
|
1
特殊的大家庭
周令飞像极了他的祖父鲁迅,尤其是那两撇胡子,常有人跟他开玩笑,问是否有导演请他去演鲁迅。他笑声朗朗,“不行啊!我太高了!”
他比祖父高出20厘米。有学者论证,许广平女士身高170厘米,因此周海婴以及他的三儿一女,个子都远超鲁迅。
周令飞是由祖母许广平一手带大的,为了这个宝贝大孙子,许广平戒了烟,日日精心看护。“令飞”的名字也是她取的,这是鲁迅用过的一个笔名。每逢朋友来访,她都会把孙子抱起来,高高地举到鲁迅的遗像前。周海婴刚出生时,老来得子的鲁迅也是如此兴奋,家中来了客人,即便海婴已经睡着了,他也要抱出来供朋友们欣赏、赞美一番。
周令飞有两个弟弟(周亦斐、周令一)一个妹妹(周宁)。如今,82岁的周海婴先生儿孙满堂,周家第4代有两个孙子、两个孙女,还有一对双胞胎外孙女,好不热闹。
2
周令飞为爱私奔台湾
周令飞的人生经历是兄弟姊妹中最曲折的。他生于1953年,父亲周海婴对他的评价是“性格极强,自己认准的事情,非要达到目的不可”。
1979年前后,国家放宽出国留学政策,周令飞加入了首批自费留学的大军。他早早联系好了东京一所语言学校,打算先过语言关,再进修别的专业。
然而,学校都开课了,他还没拿到批文,急得他三天两头跑教育部。批文迟迟不下的原因是他是鲁迅的孙子,有关方面斟酌再三,觉得“像这种人家的孩子以自费的名义出去留学,要靠外国人来关照,未免有失国家体面……最后,上面总算想出了变通的方法,叫做‘公派自费’,意思是说,出去的一切费用由自己掏腰包,而对外的名义却是国家所派遣”。(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
1982年,周令飞与台湾女同学张纯华结婚。“鲁迅的孙子到了台湾!”台湾媒体一片哗然。周海婴时刻担心儿子在那边的言行,生怕他“做出什么对不起党和国家的事来”。
幸而周令飞没再爆出什么让父母惊骇的猛料,他拒绝了国民党的各种安排和当地媒体的邀请,放弃了自己的电视制作专业,在岳父开办的百货公司工作。
后来,张纯华父亲的公司破产倒闭,夫妻俩只好买了一台爆米花机,将爆好的米花批发给摊贩。鲁迅的孙子竟沦落到在台北卖爆米花过日子的地步,媒体又是一通热炒。
1999年,周令飞因工作从台北来到上海,这给了他一个了解父辈、祖辈的机会。他渐渐进入了鲁迅的世界,也渐渐发现了问题:“‘鲁迅是谁’这个问号在我心中越来越大,他到底是不是我年轻时知道的那个鲁迅?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3
“太爷爷的文章,我们读起来没有那么强的共鸣”
周令飞的大女儿周景欣高挑秀美,大学二年级时曾在台湾热门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出镜,一句“我的曾祖父是鲁迅”,使节目片段、截屏照片在网上热传。
当时打算进入娱乐圈发展的她征求父亲的意见,周令飞的回答是:“你能做到前三名吗?如果能,你就去做!”景欣想了想,说算了。
这个家族的家教从来如此,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很少干涉。周海婴小的时候,曾同鲁迅讨论如何做一个好爸爸:
“我做爸爸的时候不打儿子。”
“如果儿子坏得很,你怎么办呢?”鲁迅问。
“好好地教他,买点东西给他吃。”(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
如何做好鲁迅的后代?周令飞对子侄们的建议是:“做你自己!”
“太爷爷在大陆非常受尊重,但在台湾,他的文化思想并不像在大陆那样影响深刻。”周景欣说。她很坦率,说自己读太爷爷的作品“有压力”:“他的文学作品对我来说有一点不可思议,很沉重,他笔下描述的是一个压抑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高中时,周景欣曾经从台湾转学到北京,“在鲁迅中学念了一年”。她笑起来,说自己特别喜欢北京。
“太爷爷的文章比较艰深,加上时代的隔膜,我们读起来没有那么强的共鸣。现在生活步调很快,压力很大,如果看书,自然想读一些比较轻松的、能够舒缓压力的东西。”
景欣直言,她和妹妹只有在回大陆探亲,参加一些纪念活动时,“鲁迅后人”的身份才会被强化。一回到台湾,她就回到她想要的“稳定平凡”的生活中去了。
这样的生活,鲁迅若是泉下有知,应当会含笑嘉许的吧。他对后代的希望正是“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据《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