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其萍
苏春熙 | |
人民币上的人物,许多人以为是画家杜撰的,殊不知真有其人。这些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是怎么“走”上人民币的?其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
2角钱上的美丽姑娘
1980年版的2角人民币上,两位美丽可爱的少数民族姑娘真有其人,画面左边的土家族姑娘是现任湖南省农业厅纪检组组长的黄其萍。
岁月流过30个年头,当年的小姑娘已为人妻、为人母。近日,她与记者聊起了当年的故事。
1979年4月,她正好20岁。国庆30周年前夕,北京民族文化宫为举行全国民族工作展览,在各地挑选少数民族讲解员。黄其萍作为湖南土家族的代表被选中了。
10月,全国民族工作展览开展。黄其萍在军事博物馆接受了半年普通话培训后,来到民族文化宫做讲解员。有一次,来了几个新华社记者和专业摄影师,民族文化宫的老师挑选黄其萍等4个人去拍照。那天,黄其萍拍了几十张头像。
1981年,《中国各民族》画册出版了,其中有黄其萍的照片。此后,1980年版的2角人民币上又采用了黄其萍的头像。
黄其萍说:“在北京的日子令我终身难忘。同去的104位讲解员分成两个班,我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自然就有很多机会参加重大的政治活动。1980年和1981年的春节,我都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央领导人一起度过的。”
去年,有人透露黄其萍便是2角人民币票面上的主人公之后,许多商家找上门来谈合作,但凡属带有功利性质的活动,都被黄其萍一一谢绝了。
2角人民币上的另一位姑娘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苏春熙。
当年,她也是被选到北京民族文化宫担任解说员。1980年夏天,她与其他十几名少数民族少女被指导老师叫去拍照。当时只听说摄影师是银行方面带来的,还说是要出新版人民币。
那批被选去做讲解员的朝鲜族女孩有两名,被叫去拍照的只有苏春熙一人。
1979年至1981年,苏春熙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做讲解员后,曾被留在中国民族博物馆工作,后来又回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工作。1985年至1987年,她先后到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后,进入一家韩资公司工作。1989年至1991年,她又去韩国工作了几年,之后回国结婚生子,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办了外语培训班至今。
首套10元人民币上的工人
“这张人民币上面的工人就是我。”86岁的杨琦老人笑着指着一张绿色图案的第一套10元人民币说。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成立,并发行人民币。杨琦是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雕刻制版者和参与者,也是第一套人民币10元钞票图案上的工人原型。
出生于上海的杨琦,当年在华北印钞厂专门从事解放区流通货币的设计、研制工作。1948年的一天,时任央行行长南汉宸和印钞局长杨秉超把杨琦和同事翟英找来,向他们秘密下达了重新设计、创作、雕刻人民币铜版的任务,还提出人民币票面应当尽量反映解放区和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的局面。当时,杨琦和翟英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在10元、50元人民币图案上设计工人和农民形象。
由于人民币设计印制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模特也只能在有限范围里寻找,南汉宸和杨秉超就把杨琦和翟英当时的照片以及档案报了上去,上级领导认为杨琦本来就是工人出身,翟英是农民出身,而且都长得人高马大、体魄健壮、外形英俊,当模特原型很合适,就这样杨琦被幸运地定为10元人民币上的工人模特。
经过复杂的印钞工艺,北海印钞厂印制的第一套人民币终于在1948年秋完成,当年12月1日开始发行。
杨琦后来随军回到了故乡上海,在上海印钞厂工作直到离休。如今,他仍天天动笔画国画。
第三套1元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
1962年4月,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1元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就是新中国第一批女拖拉机手梁军,黑龙江省一家媒体报道过。梁军曾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业局的领导,现已退休。
据了解,梁军1930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1948年,梁军所在学校决定办农场,派学员去拖拉机训练班学习。两个月后,梁军和同学驾驶着3台拖拉机回到学校。随后,学校成立女子拖拉机队。1950年6月,学校宣布以梁军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她还作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