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牟家和 王国宇 |
|
邵山客说:“王伯,我们何尝不知道拥有自己院线的重要性啊!可是,我们身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孤立无援,没有担保人,又怎么可能自己建院线呢? ”
王竞成笑道:“谁说你们举目无亲?天下华人是一家,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骨肉同胞嘛!那就由我来做这个担保人,你们意下如何啊?”
邵逸夫激动地说:“王伯,您是槟城首富,又是南洋的华商领袖,如果能得到您的担保,那就再好不过了。”
性格直爽的王竞成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那就说定了,我来做担保人,你们尽快把院线建立起来,让咱们华人电影在南洋落地生根,这也算是你们的一大功德啊!”
1930年,邵山客和邵逸夫在新加坡挂牌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他们不惜重金包下了新加坡的“华英戏院”、吉隆坡的“中华戏院”、怡保的“万景台戏院”和马六甲的“一景团影戏院”,邵氏兄弟终于有了自己的院线,今后既不需要再过吉普赛式的流浪生活,也不用再寄人篱下,他们可以堂堂正正地按照自己心中的夙愿发展壮大电影事业了。
不久,他们结识了新加坡赫赫有名的大富豪黄文达、黄平福兄弟。黄氏兄弟在新加坡不仅开办了银行,而且拥有当时南洋一带最大的“新世界游乐场”。黄氏兄弟认定邵氏兄弟是不可多得的千里马,便主动提出要与他们结盟,将“新世界游乐场”的经营管理权交给了邵氏兄弟。
邵氏兄弟不负厚望,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把“新世界”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年的总收入超过了黄氏兄弟数年收入的总和。后来,黄氏兄弟干脆把游乐场的所有权转让给了邵氏兄弟。就这样,“天一”终于在南洋站稳了脚跟。
此时,在国内,东北战事却日益吃紧,战火不断向南蔓延,上海也未能幸免。上海沦陷后,“明星”等电影公司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而邵氏兄弟的“天一”因为拥有南洋这样一个暂时的避难所,得以存活下来。
在邵逸夫到香港之前,香港的电影院实行的是分级制,本土出品的电影只能在低级电影院放映。邵逸夫不信这个邪,他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香港人。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从几十部剧本中选定了改编自民间故事的《梅龙镇》、民间传奇《游龙戏凤》以及描写明朝正德皇帝与民女李凤爱情故事的黄梅调电影《江山美人》,还大胆地起用了年仅 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
李翰祥有很好的美学素养和古典文学功底,他在1956年拍摄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貂蝉》,既创造了30万港元的票房收入,又赢得了亚洲影展的5项大奖,这是邵逸夫重用他的原因。当然,这也是一个颇具风险的决定,因为此前香港影坛的几部黄梅调电影,除《貂蝉》外都反应平平。
邵逸夫给予李翰祥充分的信任和充裕的资金,使他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美学构想。李翰祥也不负邵逸夫的厚望,当《江山美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它那宏阔华丽、美轮美奂的影像、史诗般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