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们在星光长廊下快乐活动。 |
|
金秋时节,石榴、梨等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装点着洛北乡中心小学的美丽校园;世界名画、诗词长廊等浓郁的文化气息,丰盈着孩子们纯洁快乐的心田。
石榴树陪我一起长大
石榴树是该校的校树。与其说是校树,不如说是学校生态教育的一颗种子,正是从一棵石榴树开始,学校在小小的校园内栽种起一棵棵果树以及花草、蔬菜和农作物,拉近了孩子与自然的距离,让学校回归到生态教育的起点。
第一次来到学校,就看到了我们的校树——石榴树。我和她一起成长,现在已经10岁了,是高年级的大姐姐了。春天,她翠绿的头发总是随风飘扬;夏天,一朵朵橘红色的花甜蜜地向我微笑;秋天,她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红彤彤的,像害羞的小女孩;冬天,虽然她垂下腰,但来年还是会发芽、结果,陪我一起长大。——五(1)班 余凡
生态校园里洋溢着多姿多彩的生命气息。石榴、梨树、白杨、合欢、樱桃、柿树、垂柳、塔松、桃树、腊梅、倒槐等林木花草布满校园,每棵树都有一个介绍树种的名牌。南瓜、茄子、西红柿、辣椒、向日葵、玉米、大豆、芝麻、谷子、花生等农作物,按班级划区分片种植,都有学生亲自设计制作的作物图案标牌。
每次看到生态园,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看那纵横天下的南瓜,别看它茎细,却能撑起十余斤的大南瓜,真是厉害!再看那开花节节高的芝麻,根茎如此细,为何长得如此高?因为它付出了努力,回报它的是粒粒香喷喷的芝麻与高高的身躯。
——五(1)班 马涌睿
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因为这种情怀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当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动物生命的关怀,那么他对于高级的生命、人的生命,才能真正尊重。
正是源于这种尊重,师生从没有人去摘过一朵花、一个果,都是让生命自由成长至自然坠落。
对该校校长李艳丽而言,她特意营造生态校园,是为了找到教育的根本。孩子们生活在万事万物中,但这些事物只是一个存在,不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孩子成长的根本在于由这些事物引发的内在感觉上升为精神感受。
在心灵花园中成长
“我们不知道一个孩子闻到花香、果香或木香时会不会有感觉;我们不知道一个孩子驻足凝望一幅画时会有什么样的内心体会;我们也不知道一个孩子流连于长廊之下、游玩于沙池之中、静坐于绿树脚下的所思所想;我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对孩子的内心意味着什么,何时能上升到生命的精神层面。”所以,李艳丽就在学校尽可能地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经典的、人文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使这个环境尽可能和孩子的生命产生碰触或者联结,这样一切才变得有意义。
校院东南墙角有两个沙池,一池黑沙、一池黄沙;一池干沙、一池湿沙。有的孩子在挖地道,有的孩子在垒城堡,有的在修公路,有的在挖河塘,更多的孩子在建构着他内心的世界。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一粒沙是一个世界,沙盘中展现出美妙的心灵花园,我们在这个心灵花园中将自己全部地展现,开心也好,失落也罢,对着这万千世界,对着这心灵的圣洁,还有什么是我解决不了的呢?让沙子慢慢地从手指中流过,仿佛我们的生命之泉在流淌,在这里我找回了力量。一沙一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我的生命,我的感觉,我的喜悦,我的悲伤,我的无奈……我们将在这心灵花园中成长起来。 ——四(1)班 张露露
像这样快乐游戏的场地学校还有多处。如纯木构造的星光长廊、数阵游戏、地棋游戏、成语乐园、洛阳民间童谣吟唱以及古老的少儿游戏和现代儿童游戏派对等,整个学校好似一个儿童乐园。
众多景观,我只取这一抹嫣红——星光长廊。长廊很美,走在里面,像是走进了古代皇宫里一般,正前方悬挂着的灯笼,又像是驻守长廊的小精灵。抬头仰望,头顶上方的一片天空,藏着我们无限的梦想;环视四周,长廊的精雕细琢吸引着我。在这散发着松香的长廊中,我放飞我的梦想;在这个清闲宜人的环境中,我钻进书籍的海洋;在这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地方,我知道了怎样去生活。 ——四(1)班 王晨露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真正的教育,不过是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李艳丽将该校的生态教育总结为:“遵循天性,回归自然,生本自由,性本善良,率性而为,止于至善。”
真想永远留在学校
从洛北乡中心小学毕业的学生,每个人都写得一手好字,都带走了300首经典诗词和50首世界名曲,而这只是最基本的。
校园里有19道人文景观:心灵氧吧、百科阶梯、墙壁诗画、知识林、校园小书桌……
校园好像我们的家,在这里我自由地成长。走廊上的世界名画更是将这个家园装饰得别有情趣。站在这些画前,我的心仿佛在飞,在飞向那令人神往的美丽世界,去探寻我们生命中的真善美;站在这些画前,我的心又仿佛是静止不动的,那画中人仿佛就是我,在专注地读书,在深深地静思,在无限地陶醉。
——四(1)班 程新宇
200多所学校派人前来参观,更多的是想取生态教育的真经。因为学校生源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但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位居西工区前列。
这是一堂四年级的数学课。教室前后都站有前来听课的老师,同学们正在给讲台上的小主持人鼓掌。接下来有一个小组派了3名同学,上台讲一道应用题。
他们有分工:一个同学号召大家来攻关,另一个同学在黑板上作记录,第三个同学作总结。只见第一个同学把题目读了一遍后问道:“哪个同学知道怎么算?”台下立即有人站起来发言,更多的则是在6人小组里探讨……
这个小组总结之后,小主持人让大家为这个小组的全部活动进行点评,大家争先恐后而自然有序。有趣的是,在拓展训练时,气氛一时卡壳,老师想发言解围,一个同学说:“您先等等!”老师按游戏规则,只好又坐了下来。
课堂首先是一种带有感情的快乐的生活,然后是在生活中注入科学知识。李艳丽说,从表面来看,老师的作用应是一种有意的帮助和启发,一种无意的模拟和传授。这些必须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实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生态教育,是创造环境、协助孩子,由孩子自己来完成创造自我的“教育”过程。
如果问我在哪里最快乐,我一定会说是在学校。也不知为什么我对学校特别眷恋,我真想永远留在学校。每当放学离开时,我总是站在最后,想多看几眼我的校园,我美丽的校园! ——五(1)班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