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子君 通讯员 冯合理 文/图
近日,施工人员在“西气东输工程洛宁气站”开挖地基时,挖出一唐代石碑。专家称,此古碑为确定“丝绸之路过永宁”和唐代“两都”之间官道走势,再添重要物证。
“9月29日11时许,我开着挖掘机一铲子下去,竟然挖出了一块‘大石头’。”挖掘机驾驶员商荣在洛宁县东宋乡官庄村附近的施工现场开挖地基时,从3米多深的地下挖出一块完好的石碑,经清洗辨认为唐朝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的石碑。
据介绍,此碑是一块镶嵌在古代驿站墙垣上的方形石碑(如图),被埋地下已逾千年,字迹依然清晰可辨,碑文通体完整。
石碑上记载:“赴东都知选覩裴阁老曹长旧——题率然纪列,元和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吏部侍郎杨。先祖司空元和中题诗在临泉驿梁上,乾符五年十月三日赴镇平,卢命仲弟河南尹授刻石致于垣墙,传于永久。平卢军节度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杨贠记。”
“得到消息后我们立即赶赴现场,经考证确定此碑为唐代石碑。”洛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丽玲介绍,石碑上的碑文讲述的是公元810年唐代吏部侍郎杨司空到洛阳选拔人才,途经永宁县(今洛宁县)时拜访故友,赋诗一首题为“率然纪列”;公元878年,“平卢军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杨贠途经永宁,请河南府主官卢命仲刻了这块石碑,记下早年杨侍郎作的诗,镶嵌在临泉驿的墙垣上。
洛宁县精通历史的曲少波表示,按照古代吏制,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节度使、御史大夫都是官名,检校左散骑常侍是武官名;按照唐制,五品以上的官员给随身鱼符,皆盛于袋,谓之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由此可见,当年的临泉驿地处交通要道,来往高官不少。
“此碑的出土,为解决史学界一久悬之难题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证据。”王丽玲说,古碑是“临泉驿”遗址发现的佐证,对确定“丝绸之路过永宁”和“唐代永宁官道”的走向,再添重要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