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牟家和 王国宇
在20世纪初期,香港大体上还是一个渔村、渔港,居民大多以捕鱼、驳运为生,船就是他们的房子,是他们唯一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那时,在香港的各个港湾里,一艘艘渔船停泊、聚集,形成一个个独特的海上村落。
当时的水上人家也被称为“舢板客”,他们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就连那些居住在破棚烂舍里的人也看不起他们。
1923年5月10日,霍英东就出生于这样的一户水上人家的小木船上。说是木船,其实只是一条两米长的小舢板。霍家七口人,就在船上摆炉做饭。到了晚上,全家人就挤在一起睡。
霍家没有驳运船,父亲是租别人的货船从事驳运生意的。所谓驳运,就是从无法靠岸的大货轮上,将货卸到自己的驳船上,再运到岸边码头,从中赚取少量的运费。驳运货物本来收入就有限,还要给船东一笔不小的租船费,因而霍家收入微薄,勉强地维持生计。
他们很少上岸上街,因此,霍家人从来不穿鞋。长年累月,他们一家几口人都是赤着脚,风里来浪里去。
台风是水上人家的最大克星,对于这些水上人家来说,没有鞋,没有衣服,没有宽敞舒适的地方,这些都算不了什么,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出海时不要遇上台风。
那时还没有台风警报、天气预报,出海的船民只能凭经验观天色、测风云。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光凭感觉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出海突遇到台风的事情时有发生。每当此时,船民们就只好忍痛把悬挂风帆的桅杆砍掉,听天由命,但很多时候,还是逃脱不了船翻人亡的悲惨命运。
就在霍英东7岁那年,一场浩劫降临到了霍家。一天,霍英东和5岁的妹妹跟着9岁的姐姐在海边打野蚝,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姐姐赶忙带着他们往自家舢板停泊的地方跑。但是,他们被眼前的场景吓坏了:港湾里一片狼藉,大大小小的船只在风浪里上下颠簸、左右摇晃,有些倾倒在海中,有些桅断帆破。母亲披头散发,紧紧地抱着一根残橹,跪在岸上对着大海号哭,而不远处的海面上,那只熟悉的舢板正被大浪抛上荡下……
台风来时,霍英东的两个哥哥正在船上干活,因来不及避风躲浪而掉落海里,顷刻间便被风浪吞噬。父亲霍耀容难以承受丧子之痛,原本多病的身体彻底垮掉了。就在哥哥遇难的几个月后,父亲撒手人寰。
父亲去世后,霍家只剩下孤儿寡母,生活更为艰难。许多熟悉霍家的人无不为他们的悲惨遭遇扼腕叹息。可是,大家连自家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即使想出手帮衬,尽一些绵薄之力,也是无能为力的。
在经历了丧夫丧子之痛后,原本柔弱的母亲变得坚强起来,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为了剩下的三个孩子能够平安顺利地长大,母亲作出了重大决定——带着他们弃舟登岸。
霍英东的母亲刘氏是一位坚强而勤奋的女人,在那多灾多难的日子里,她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打垮,而是挺直腰杆儿,辛苦操劳,毅然把丈夫遗留下来的驳运生意继续经营下去。当时接运的货物主要是煤炭,霍家没有驳船,只能从轮船货主那儿把生意接下来,然后分给舢舨客驳运,从中赚取微薄的佣金。因为霍英东父亲在世时人缘很好,母亲又豁达得体,多数货主和舢舨客都颇为同情这一家人,日子倒也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母亲虽然目不识丁,却深明大义,知道孩子只有知书识礼,才能出人头地,才能过上好日子。因此,早在霍英东6岁那年,父亲就把他送到水上私塾拜师启蒙,读的是《三字经》、《千字文》,“人之初,性本善”等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影响着霍英东。后来,他又被送到一个专门为水上人家的子女创办的义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