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开始的网络偷菜游戏,去年一度达到颠峰。网上“偷菜”不过瘾,日前,甘肃天水市42岁的妇女李某上演了现实版的“偷菜”。
今年8月初,李某独自到郊外转悠时,发现此地蔬菜大棚里的菜长得特别好,寻思着“网上偷菜不过瘾还不能吃”,便动了进菜地偷菜的念头。她雇了一辆出租车,夜半到菜地,偷了许多辣椒和豇豆,慌慌张张地“收菜”回家。尝到甜头的她此后又多次作案,偷多了还将吃不完的剩菜拿到当地市场卖掉。最终,她被几名菜农抓个正着。
虚拟游戏影响了现实生活,一些专家因此建议取消“偷菜”游戏。近日有消息传: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一工作人员称“偷菜”游戏或被叫停。
不久,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网络文化处一名负责人又出来辟谣:文化部从来没有对是否禁止或改良“偷菜”游戏开过会,更没有说过“禁止或改良偷菜游戏”的话。
某网站公关部表示,目前他们尚未得到任何和“禁止偷菜”相关的消息,这类游戏目前运行一切如常。
网友热议
消失的猫:“偷菜”的意义现在已经被扭曲了,不少人太把“偷菜”当回事儿,完全忽视了与其他用户的交流,因此影响了工作、学习甚至感情生活,这样的游戏被禁也未尝不可。
歪歪:只要游戏不违法,“偷不偷”是人们的自由。没有了“偷菜”游戏,人们自然会选择新的玩法,但是没有了该游戏,现实版的偷菜就会消失吗? 甘肃妇女偷菜不是因为游戏,就算是因为游戏也属个案。
迎风而笑:一个小小的游戏,竟先后被人从道德层面指责到功用层面。这其中,不仅是我们缺乏“游戏精神”的缘故,而且反映了当文化成为产业,相关部门始终没搞清楚作为与不作为的界限。
梦里飞花:“偷菜”之所以好玩,就在于一个“偷”字。它发掘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在潜意识里驱使人们在不受法律约束的虚拟空间里跃跃欲试。对于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来说,能够放松一下紧绷的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猫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