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鸭绿江断桥上,洛阳老兵洒热泪
我市自来水
总硬度如何?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洛阳老兵重返朝鲜
鸭绿江断桥上,洛阳老兵洒热泪
□程奇 张文豪/文 陈占举/图
  深情敬礼
  感慨万千
  一路欢歌笑语、一路唏嘘感慨,16日下午17时,《洛阳晚报》“洛阳老兵重返朝鲜”成员赶赴辽宁省丹东市。

  鸭绿江断桥,是坐落于中朝边界的抗美援朝战争遗址,洛阳老兵登上这座当年被美军飞机炸毁的断桥,俯视滚滚东去的碧绿江水,抚今追昔,一行行热泪,滑过他们饱经沧桑、皱纹交错的脸,缓缓滚落在江水中——

  1

  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的“活文物”

  穿越山海关、抵达沈阳城,刚下火车的老战士们急着故地重游,他们来不及休息就改乘汽车,直接抵达丹东市的鸭绿江断桥。

  鸭绿江断桥,前身是鸭绿江大桥,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铁桥,由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1911年建成,这座大桥原来的长度为944.2米,高11米,共12个桥孔。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通过这座大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11月,美国空军出动数百架B-29轰炸机,对鸭绿江大桥进行了长达数日的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

  被轰炸后,鸭绿江大桥中方一侧仅余4孔残桥,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目前系全国红色旅游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上一遍一遍地播放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在耳畔回荡。

  笔者在现场看到,断桥呈深灰色,整体为铁结构,桥体上部有5个半圆弧形护栏。断桥上的铁轨早已被覆盖,铺上了塑胶路面。桥下,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

  断桥朝鲜一侧只有4个桥墩,在江中竖立着。

  让人欣喜的是,在鸭绿江断桥北侧约100米的地方,一座崭新的大桥——“中朝友谊桥”屹然挺立,规模宏大、设施先进,连接着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

  滚滚东去的鸭绿江水,见证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雄赳赳入朝作战,见证了美军飞机炸毁鸭绿江大桥的罪行,见证了“中朝友谊桥”的傲然挺立,也见证了中朝人民的友谊60年来一步步的巩固。

  2

  志愿军老兵,回忆秘密过桥场景

  丹东的气温,现在明显比洛阳低很多。冷风中,辽宁地质职业技术学院的100多名同学早就举着“欢迎志愿军老战士赴朝团到丹东访问”的大幅条幅,欢迎洛阳老兵。

  一些女生拿出红色康乃馨,向老战士献花,让洛阳老兵心中升腾起阵阵暖流。

  “洛阳老兵重返朝鲜”活动成员中,当年第一批入朝的老兵有两位,他们“跨过鸭绿江”时,这座大桥还在使用。志愿军炮兵独立第一师老兵盛星贵老人,是1950年10月21日深夜步行通过鸭绿江的,大炮则用马拉着过桥。志愿军50军老兵莫若健,则是1950年10月27日深夜步行过桥的。“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是秘密进军,深夜过江的。”莫若健老人回忆说,“入朝时上级有规定,我们秘密入朝,保密第一。凡不会说朝鲜话的,一律不准说话,所以绝大部分官兵入朝后一句话都不说,朝鲜老百姓感到非常诧异,有人亲切地称我们为‘哑巴军’。”

  3

  看到彭德怀雕像,女兵热泪涌出

  鸭绿江断桥桥头,有当年的碉堡、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还矗立着10座志愿军雕像,第一位雕像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正在桥头向学生讲述志愿军历史的洛阳女兵杨开德老人,一扭头看到彭德怀雕像,几乎是下意识地两脚“啪”的一声肃然立正,右手敬礼,眼中热泪滚落在桥面上。

  “彭总、彭总,您是个好人啊,您老人家一辈子真是太苦了啊!”杨开德一边抹眼泪,一边深情地向彭德怀雕像鞠躬。

  “当年,我作为志愿军15军的模范人物,曾经亲眼见过彭总,他是所有志愿军将士心中的偶像。”杨开德回忆说,“当时提起上甘岭战役,彭德怀感慨颇深,他说:‘我们志愿军最苦,比红军长征还苦。长征时我们有水喝,志愿军没水喝;长征时有(新鲜)空气,志愿军(在坑道里)没空气;长征时有野菜吃,志愿军连野菜也没得吃。’”

  4

  最后的敬礼,老兵的手在颤抖

  离开鸭绿江断桥前,面对桥头的志愿军雕像,一名老兵喊口令,所有老兵立正、敬礼。

  笔者注意到,敬礼时,很多老兵的腰已无法完全挺直,一些老兵敬礼的右手在微微颤抖,不少老兵嘴唇在快速抖动,也有人眼眶内满是泪水。

  “作为亲历战场的志愿军老兵,作为年逾古稀的老人,我们到鸭绿江大桥、到朝鲜,这恐怕都是此生最后一次。我们是向一段伟大的新中国历史致敬,向所有长眠在朝鲜的战友们致敬,也是向自己一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告别。”洛阳老兵黄奠中激动地说。

  辽宁地质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全程搀扶老兵们上桥,倾听他们讲述志愿军当年入朝作战往事。“听老战士们讲志愿军当年克服千难万苦、战胜强大敌人的故事,我感动得热血沸腾,没有这些老前辈,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该学院建筑系2010级学生高永超说。

  “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我的心里非常欣慰。由他们来接我们的班,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国民更加幸福,我们放心!”洛阳老兵刘和军说。

  5

  毛岸英学校热情欢迎洛阳老兵

  “洛阳老兵重返朝鲜”活动成员抵达丹东后,受到了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毛岸英学校的热烈欢迎,该校派出专车,将我们接到毛岸英学校。

  “毛岸英学校”五个大字,由毛岸英的战友、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总后勤部原部长赵南起上将亲笔题写。赵南起题词道:“学岸英精神,育英雄传人。”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同志,也为该校题词。

  16日晚,毛岸英学校安排了丰盛的晚餐招待洛阳老兵。“这鲤鱼、这鲇鱼,都是鸭绿江里的鱼,味道非常鲜美。你们当年匆匆忙忙过江,恐怕没来得及品尝吧?多吃点,养足精神。”毛岸英学校校长岳德荣说。

  在毛岸英学校,洛阳老兵参观了该校的毛岸英纪念馆,个个心潮澎湃。“毛主席送儿子上战场,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佳话。长眠在朝鲜的毛岸英,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他的牺牲,是所有志愿军老兵心中永远的痛。我现在就想一步跨过鸭绿江,赶到毛岸英同志的墓前,向他鞠躬、向他献花!”志愿军老兵刘同安说。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