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
据报道,近日一名听惯了表扬的优秀生,在老师一次批评后,竟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是什么让现在的孩子如此脆弱,经受不起一点批评与挫折?是不是现在的赏识教育对孩子捧得太厉害了?现在还需不需要挫折教育?
赏识教育不可少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一直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后来,随着中西教育观念的交流,赏识教育越来越受追捧。
记者近日在一些家长中做了一个调查:你觉得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哪个重要,平常你给孩子“胡萝卜”——
表扬鼓励多,还是给“大棒”——批评、泼冷水多?大部分家长表示,较多地使用了赏识教育。
岚妈妈是赏识教育的拥趸。她说:“原本我的女儿并不能干,赏识她之后我很惊喜她的变化。”岚妈妈是这样做的:当女儿认了一个字后,她立即表扬女儿“真聪明”;当女儿把自己的东西收拾起来,妈妈立即说:“宝宝,真能干”。岚妈妈认为,如果没有赏识和鼓励,女儿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优秀。
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职工柳清梅在生活中也十分推崇赏识教育。她说,她儿子刚上一年级时,有一次考试只考了92分,儿子十分沮丧。她就对儿子说:“考得不少了!妈妈像你这么大时,还考不到这个分数呢。”在孩子第一次写日记、练书法时,不论写成什么样子,她都认真地看,而后由衷地说:“嗯,写得真不错!”她说,只要是发现孩子有细微进步,赞赏就挂在嘴边。
专家点评: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孩子一旦受到了赏识,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但离开具体事情谈赏识教育太空泛。“当孩子做一件事情做得很好,家长仅说一句‘你真棒’,却不具体指出哪里‘棒’,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对赏识失去感觉。”赏识教育还必须用对地方,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画画,但家长硬逼着他画,尽管家长使劲鼓励、赏识,效果肯定是不明显的。
时代呼唤“挫折教育”
近来,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个被称作神童的高二女生因上课看课外书三次被老师批评后,跳进校园池塘自杀;一名五年级的小男生因摔坏眼镜被父母责骂后跳楼身亡;一名初二女生因被老师批评了两句,拿刀割腕自残……这些事件让老师、家长、社会都为之震惊,现在的孩子心理怎么如此脆弱?
在采访中,大家普遍反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主要与赏识教育过了头、缺失挫折教育有很大关系。于是,提倡让孩子吃苦、泼冷水的挫折教育逐渐兴起。
新区的李女士对孩子非常严厉,她的孩子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骄纵过分,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上小学后,李女士把孩子接回来,为了改掉孩子身上的毛病,她颇费心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给孩子定下了须遵守的各种规矩。李女士认为,家长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赞扬固然重要,但对孩子的缺点、失误,不留情面地指出来,更可以使孩子获得清醒、理智与谦逊。
市58中陈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太脆弱了,经不起一点儿批评。“我觉得,我们提倡的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表扬和鼓励,这绝不是教育的全部。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挫折教育其实就是抗挫折教育。”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中老师说,他任教的班级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有的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会为一点琐事发生口角或拳脚相加;有的虽然学习努力但成绩不佳,感觉闷闷不乐。有一名学生因不满老师的管教,回家向家长告了老师一状,家长在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闹到了学校。这位老师认为,既然挫折在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必须教孩子学会接受挫折。与其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也可以使人奋起向上、成熟、长见识,提高能力,变得坚强,关键在于自己能否从挫折中学到点什么。
专家点评: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雪雨风霜。在过度呵护下成长的孩子,脆弱至极!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充满了竞争,如果没有挫折的经历,没有抗拒挫折的毅力和能力,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不当的挫折教育也是要摒弃的,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制造”挫折,让他过早地体验“不能”、“不行”等经历,这个孩子就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长大后心里还会留有阴影。试想一下,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他能取得成功吗?答案是“否”。因此,3岁前,多赏识孩子好;3岁后,开始让孩子感受挫折更合适。
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并行
采访中,大部分家长表示,对孩子的教育应是欣赏、激励、批评、惩罚等缺一不可。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知识、能力、性格、经历、家庭环境不一样,且思想不断变化着的中小学生,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都需采用。
涧西区的章黎女士认为,被人赏识不仅能让人获得被认可的心灵满足感,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从而化为不断进取的动力。可赏识是有度的,是在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自然而发的,不能为了让孩子高兴而一味地夸奖,甚至回避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做的结果是害了孩子。当孩子在受到挫折和打击时,很难认清自己的不足,产生为难甚至消极情绪,由自信变为不自信,这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所以,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家长要慎用。
据张女士介绍,她的赏识教育往往是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用得比较多。比如孩子哪次考试没有考好、哪个阶段学习比较吃力,或与同学相处得不愉快了,这时的孩子往往对自己没有信心,情绪悲观失望。这时候家长就要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且是孩子能认可和接受的,将其适当放大,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并非他所认为的一无是处,让他重拾信心。接下来,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孩子分析不足,制定出弥补的措施,让孩子在重拾自信后有的放矢,这就要求家长要了解孩子,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一名任教多年的教师谈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尤其对那些表现比较差的学生,不能大加训斥,竭力贬低。这些孩子本来就缺乏信心和勇气,你再对他“挫折”一番,他只能变得更差。
专家点评: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吃点苦”。
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赏识教育不能放弃,对孩子要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惩并用,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不管是赏识教育还是挫折教育,时机、尺度都很重要,只要合理恰当地运用,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