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牟家和 王国宇 |
|
当时的霍英东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到老牌英资洋行——太古洋行当文员,月薪300港元;二是放弃太古的工作,在家里帮助母亲打理驳运生意,管理帐目,但是没有工资,做驳运赚来的钱,入完帐后,全部都交给母亲支配,由母亲负责他们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一般人多会选择第一条路,因为这是一条安安稳稳的路;而且,在当时来讲,月薪300元算是相当不错了,文员生涯,只要不出大差错,论资升职,可稳保生活安定。太古又是一家大洋行,在香港有一定的实力和地位,很多香港人都以能在太古工作为荣。打理驳运生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再加上竞争激烈,谁也无法预测以后会怎么样,相比第一条路,这绝对是条坎坷、冒险的路,但是霍英东却偏偏选择了这条“险路”。
当然,霍英东作出这样的决定,绝不是鲁莽冲动、逞一时之勇,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再三权衡后做出的选择。首先,母亲从事了多年的驳运生意,她一向讲义气、重信誉,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人际关系,把自家的驳运生意经营得还算不错;另外,自己做了一年多“小老板”,已经积累了不少管理经营的经验,总希望能够寻求一个更好的机会,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大事业来。与其到洋行去做个平凡的小职员,替别人打工,不如先帮助母亲打理生意,理财管账,一边在实践中磨练、累积更多的经商经验,一边寻找合适的创业机会。
霍英东知道商机是需要自己去挖掘的,因此,他十分关注社会形势,观察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除了在实际工作中多看、多听、多问以外,就是阅读报纸,特别是香港政府的《宪报》,上面经常刊登一些商业新闻和一些招标通告。因为《宪报》是全英文报纸,普通市民一般不会留意,也很少有人能看得懂。霍英东中学时读的是英文书院,英文基础很好,所以看懂英文报纸自然是“小菜一碟”。
有一次,霍英东在翻阅《宪报》时,看到上面刊登了不少拍卖战时剩余物资的通告。原来,战后日本侵略军在冲绳岛、菲律宾等周围海域,残留了很多战时物资,如大船、登陆艇、炮弹壳、胶管、废铜烂铁等。有关方面就把这些物资运到香港,当作垃圾拍卖,价钱很便宜。
霍英东心想:“这些旧物资中有不少是目前市场上极为需要的,先把一些必要的旧物资买回来,重新改造后再转手卖掉,肯定能赚些钱。而且很多香港市民看不懂《宪报》,一定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消息,而自己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抢占先机。”
从此,霍英东就时时留意宪报上的招标通告。一次,他看中了底价为1万港币的40部轮船机器,而这些机器,只需要经过简单的维修,就可重新使用。但要想参加投标,必须先支付100港币,才能获得竞标资格。可霍英东帮母亲管账没有一分工钱,就是这区区100港币他也拿不出来。
于是,霍英东去求刚从内地返回香港的妹妹,向她借来100港币,参加投标,最终以1.8万港币中标。但是他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带齐资金和相关证明才能取得这批货。连100元都拿不出来的他,到哪里去弄这1万余元港币呢?
霍英东知道母亲向来管钱甚严,绝对不会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让他去做这个看起来很“没谱”的买卖。离交钱取货的截止日期已经没有几天了,可又想不出别的办法,眼看到手的一笔大买卖就快要落空了。霍英东只好硬着头皮去游说母亲,可母亲很坚决地拒绝了,并规劝他只要安心踏实地做好驳运生意就好,不要想那些虚无缥缈,没着没落的事情。
霍英东对母亲极为孝顺,没有当面和母亲争辩。但是他左思右想,总觉得不甘心,于是他搭船过海,到九龙去找一位开工厂的朋友,希望这位朋友能帮他做成这桩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