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洛阳老兵 重返朝鲜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在朝鲜,追忆那刻骨铭心的岁月
爸爸,跟俺回家吧……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爸爸,跟俺回家吧……
农民王永生在一座志愿军众烈士的合葬墓前挖了一些黄土,准备带回去告慰守寡57年的母亲
  王永生含泪在烈士墓前取黄土。
  □通讯员 张文豪 记者 程奇/文 陈占举/图

  “爸爸、爸爸,孤单的爸爸呀,不孝的孩儿来接您了!妈妈等您63年了,跟俺回家吧……”

  21日下午1时许,朝鲜开城城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无名烈士陵园,“洛阳老兵重返朝鲜”队伍中走出一名朴实、敦厚的农民,他痛哭着,用双手在一无名烈士墓前挖呀、挖呀,挖得手指淌出了鲜血,现场所有人都流下了热泪。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名农民叫王永生,山东临沂人,今年66岁。

  王永生的父亲名叫王友明,如果活到现在,有86岁了。

  1947年,华东野战军来到王友明所在的村庄,打土豪、分田地,王友明家也分到了地、分到了牛。深受革命精神影响的王友明毅然报名参军,但此后再也没能回到家乡。王永生说:“父亲参军时,我才3岁,根本不懂事,对父亲没有一点儿记忆。”

  王友明参军后随华东野战军南下,参加了淮海战役,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后成为24军74师221团第一机枪连的连长。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王友明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他偶尔会给家里写信,每一次都说仗打得很顺利,让一家老小放心。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场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议。王友明一家人知道后特别高兴,每天都眼巴巴地盼着他凯旋。

  然而,当年11月,王家突然接到了政府发放的烈士证书——原来,就在停战前10天,也就是7月17日,王友明在朝鲜江原道平康郡的一次战斗中胸部受重伤,壮烈牺牲!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每一个有志气、有血性的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我钦佩我的父亲。可能因为父亲的缘故,我对抗美援朝那段历史格外关注。”王永生说。

  长大后,王永生多次写信、打电话,希望找到父亲当年的战友,了解父亲生前的情况,可惜因种种原因,多年来一直未能如愿。

  今年10月,洛阳晚报和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联合组织“洛阳老兵重返朝鲜”活动,王永生听说后马上报名。在家境拮据的情况下,他东挪西借,总算凑足了路费。

  挖一些黄土告慰八旬老母

  王永生告诉记者,他母亲守寡57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和父亲合葬,他这个当儿子的,一定要想方设法满足母亲的愿望。“我知道迁回父亲的遗骨很困难,哪怕能在他的墓前捧回一捧土,也算圆了母亲的‘合葬梦’。”王永生含着热泪说。

  王永生说,父亲牺牲后,很多人劝母亲改嫁,但母亲坚决拒绝,一个人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含辛茹苦地劳作,给公公婆婆养老送终,把王永生姐弟抚养成人。他母亲今年已经86岁,重病缠身,每天都在念叨:如果不能和丈夫合葬,她死不瞑目……

  王永生此次赴朝,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父亲的坟墓。令人遗憾的是,“洛阳老兵重返朝鲜”队伍先后来到朝鲜平安南道桧昌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含毛岸英烈士墓)、开城的志愿军无名烈士陵园,每一块墓碑都仔细看了,没有找到王友明的墓。

  无奈之下,王永生只能在开城无名烈士陵园一座志愿军众烈士的合葬墓前挖了一些黄土,准备带回去告慰守寡57年的母亲。挖土时,王永生压抑了几十年年的思父之情、怜母之意,在这一刻突然爆发了。

  “爸爸,这么多年,您一个人躺在异国他乡,太孤独了。别怪孩儿,孩儿早就想来看您,但这儿不是中国,不能说来就来呀。爸爸,孩儿不孝,只能多给您磕几个头!”王永生跪在地上,一个接一个地磕头。他说:“爸爸,这么多年,妈妈有多想您,您知道吗?她吃了很多苦!爸爸,跟俺回去吧,妈妈在家等您呢……”

  “我回到家,就跟妈妈说这就是爸爸坟前的土,将来,就把这土和她葬在一起……”王永生流着泪说。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