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在外两天了,我最挂念的就是4岁的儿子,打了两次电话,儿子都不在旁边,只听老公说儿子在家很好,不用担心。我一直在想着这次分离时的情景,那天他们爷儿俩把我送上火车,然后沿着长长的站台离开,儿子没有表现出依依不舍,和我说再见时十分冷静。难道儿子这么快就长大了?
不过,今天的一个电话,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婆婆在电话里告诉我,她见床上有一件我的睡衣,就准备收起来放进柜子里,不料儿子拦住她不让收,说:“这是妈妈的衣服,我晚上想妈妈了,就闻闻衣服,上面有妈妈的味道。”听完这话,我想笑,却又有些哽咽。
原来,儿子表现得那么冷静并不是没心没肺,只是他用了和他的年龄不相称的意志和智慧,来处理最难对付的分离焦虑。
对幼儿来说,和最依恋的父母(通常是妈妈)分离是最痛苦的事,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将被抛弃。年龄小的孩子会通过哭闹甚至生病等无意识支配的行为来对抗父母的离开,如果父母不忍心看到孩子哭闹,让孩子用这种手段达到了目的,他们就会继续使用这种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或人格模式——通过无理取闹的方式达到获取爱的目的;如果这种手段不奏效,孩子会体验到深深的痛苦,认为“我不配被人爱,我是遭人嫌的孩子”。这是造成孩子成年后深层自卑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克服由于害怕分离带来的焦虑和痛苦?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的味道”或浓或淡,是有区别的。
0至1岁是婴儿建立深层安全感和信任感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妈妈的味道”要尽量浓烈。心理学家说,要像衣服一样把婴儿“穿”在身上,怎么爱都没有问题,多抱、多抚触,让婴儿对人、对这个世界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1至3岁的婴儿处在自动自发的探索阶段,“妈妈的味道”要主动变淡,和孩子适度分离,给他们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会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而变得主动和独立,从而不再由于无聊而黏人。
3至6岁时,幼儿继续体验各种能力提高带来的快乐和自信,他们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强,活动范围扩大,能做很多事情,这一切都建立在他们能够放心大胆地离开那个依恋的人。所以,“妈妈的味道”要继续变淡,长时间的分离有时是必要的,以让孩子和更多的人和事物打交道,开阔眼界,积累更丰富的感知经验材料,奠定早期人际交往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的味道”或浓或淡,始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毛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