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只有这座牌坊在默默守候着凤化街。 |
|
凤化街位置示意图。
| |
■编者按
本月23日,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的《洛阳古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评审会在我市召开,原则通过了由北京清华城市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规划》,基本确定了“一环、两轴、两片、六节点”的古城布局结构,为古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规划了蓝图。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洛阳,了解洛阳老城的历史街区、民宅大院和文物古迹,即日起本报推出“晚报带你读老城”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洛阳是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老城是这座古都的缩影。
据《老城区志》记载,老城是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在宋河南府的基础上兴建的城市,直到1948年整座城池都基本没变。老城内街道以东西、南北大街为主干道,素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
每一条大街都藏着一部传奇,每一条小巷都有一段故事。请跟随本报记者的脚步,去解读洛阳老城“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背后的传奇。
洛阳是座“凤凰城”。相传远古时期,洛阳上空飞来一只巨大而神秘的凤凰,其羽毛油亮鲜艳,两只眼睛清澈明亮。它在洛河北岸歇息饮水,从此再也不愿起飞,于是将自己的身躯化作美丽的城市,凤头化作凤化街,凤脖化作南大街,左右凤翅分别化作东大街和西大街,长长的凤尾就成了热热闹闹的北大街。
据《老城区志》载,“凤头”凤化街长253米,宽6米,南起菜市东、西街交汇处,北至马市街和贴廓巷交叉口。
27日下午,在对老城文物古迹颇有研究的孙乃胜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到凤化街转悠,发现由于九都东路打通时从凤化街拦腰穿过,凤化街已“大大缩水”——仅剩下南段百余米长(北段已改称“南门口街”)。
孙先生回忆说,解放初的凤化街区相当繁华。那时,凤化街连着洛阳的水旱码头,无论是从栾川、洛宁等地山区运来的木材和土特产品还是从巩县(今巩义市)运来的煤以及等待出城的各种商品,都要在这一带集散。因此,街道上药铺、酒店、钱庄、饭庄、旅店、煤场、粮行、货栈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后来,由于火车、公路等交通工具的普及,水旱码头被逐渐废弃。自此,名噪一时的凤化街也渐渐沉寂下来。
孙先生告诉我们,以前凤化街上有座“倒坐观音堂”,后来不复存在。在路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一个牌坊下。该牌坊是洛阳朱熹文化研究会于2005年10月在那座庙原址立的,其正上方写有“徽国传芬”四字。
据一位白姓老者回忆,“倒坐观音堂”位于凤化街和菜市东、西街交叉口,大门斜对凤化街,而且对着街道的墙上还镶着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碑(因为古人认为大门直对丁字路口不吉利)。“解放初,观音堂里还有道士,我记得其中一个道士姓李,是开封人。”白姓老者说。
为什么洛阳朱熹文化研究会要为“倒坐观音堂”立一座纪念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牌坊呢?孙先生解释说,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原来,“倒坐观音堂”又叫“朱文公祠”,是朱熹后人为纪念朱熹所立的祠堂。
明末,李自成攻进洛阳后,大肆屠杀朱氏后人。朱氏为了保护“朱文公祠”免遭破坏,便在祠堂的北面塑了一尊观音像。与众多“坐北朝南”观音像不同的是,该观音像是“坐南朝北”,因此这座祠堂又叫“倒坐观音堂”。
据志书载,“朱文公祠”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坐北朝南,依南北中轴线依次为牌坊、东西厢房、前厅、大堂、后堂,整体布局严谨,风格独特,为典型的古代纪念性祠堂建筑。
如今,“朱文公祠”已经不复存在,凤化街也喧嚣不再。只有那座牌坊默默地守在那里,仿佛在向路人昭示这里曾经的繁华、曾经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