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
老城道路纵横交错,街巷交织如网,素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古之“九”为最,这里的“九”、“十八”和“七十二”都是九的倍数,表示街巷很多之意。
人们常说的“九街”仅指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县前街、马路街、马市街、凤化街和东关大街等较繁华的车马大道。“十八巷”指贴廓巷、东和巷、西和巷、中和巷、东通巷、西通巷、中通巷、公园巷、古香巷、和平巷、康乐巷、迎恩巷、豆腐巷、碾米巷、马尾巷、三门巷、仁和巷和里仁巷等。
接下来,让我们从东大街开始,逐一去解读洛阳老城“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背后的故事。
一条老街,记录朝代变更
11月8日,风和日丽,我们相约去老城的文化一条街——东大街转了转。该街东起老城区与瀍河回族区交界处,西至十字街,全长820米,街道最窄处7米,最宽处15米,商户多以经营字画和手工艺品为主。
据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聘撰稿人李健虎先生介绍,隋唐时,东大街为宣仁门外清化坊;宋朝时,此街被称为玄元庙街;金代时,统治者在洛阳设中京,此街筑中察院,故称察院街;明朝时,福王朱常洵在此街筑起王府,因此该街又称王府前街;清初,称东门内大街;乾隆年间,改称古楼街;1927年,改为中山东街;1948年洛阳解放后,改称东大街。
李先生说,东大街这条千米左右的普通街道,存在于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北宋、金、元、明、清多个朝代,东大街以宽容、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儒教、道教、神教、佛教和基督教。
据清末贡生、县大庙房管事李安邦记述,宋代建筑国子监的后大门就设在此街中段路南;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金迁都汴京,以洛阳为中京,设金昌府并改国子监为金昌府文庙(祭祀孔子的庙宇),又在街西路北原玄元庙上扩修建中察院(秀才考取功名的地方)。
明朝时,此街从十字街口至县衙前街口,路北全被官府所占用,路南正华门以西为民居,正华门以东至钟鼓楼是河南府文庙围墙和后大门。此外,福王府占路北多半条街,其大门正对河南府文庙后大门,和文庙在同一中轴线上。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进洛阳,福王府、中察院等均被战火烧毁。清顺治年间,在中察院正大门废墟上,修建了一座龙王庙,清末改为警察局。民国时,又先后将其改为豫西第一长官公署、警备司令部。
秉公为民,“强项令”董宣名传千古
东大街向西至132号,路北有棵古槐树,树干很粗,树冠却有些稀疏,仿佛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向后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如上图)。敲开该街134号的大门,76岁高龄的史万杰老人走了出来,他自豪地告诉我们说,这里原本是“董公祠”的旧址,现在为洛阳春都集团家属院。
董公何许人也?为什么洛阳人对他如此尊敬?原来,这中间还有一段故事——
据史料记载,董宣字少平,河南县人,初任北海相。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八月调到洛阳,任县令。
董宣上任不久,就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一天,他在街上散步时,遇到一个老妇人向他喊冤。原来,半年前,老妇人的儿子进城卖柴,湖阳公主的管家“镇街虎”湖奴刚好从街上经过,因为其坐骑突然受惊,湖奴竟不分青红皂白,把老妇卖柴的儿子给活活打死了。
不久后的一天,董宣再次在街上碰到了老妇人。当时,老妇人在路上挡住了湖奴的去路,可恶的湖奴竟拔出佩剑刺向老人。董宣上前拦阻,湖奴却嚣张地说:“你少管闲事!”
董宣让人给老妇人办理了后事,就回衙署升堂问案。状纸接了一张又一张,都是告湖奴的。他派衙役去捉拿湖奴,众衙役却一齐跪在地上,谁也不敢奉命前去公主府捉拿湖奴。
董宣这才知道硬碰硬是行不通的,便来到公主府门口等公主出府时向她问个明白。湖阳公主并不把董宣放在眼里,湖奴也不隐瞒,董宣便让他画押,他也不害怕。画押完毕,董宣发出命令,当场将湖奴斩首。这一举动让湖阳公主非常愤怒,她马上返回皇宫去找皇上。
光武皇帝为了帮姐姐挽回面子,立即把董宣召来,意欲将他乱棒打死。但是,董宣却一边拿出湖奴画押的口供,一边向殿柱撞去,撞得满脸是血。
皇帝见董宣如此秉公执法,怎好施刑?为了缓和这种局面,他只好派董宣去给公主赔礼。但董萱就是不低头,太监强按他的脑袋,他也没有低头。于是,光武帝称他为“强项令”。
为了纪念这位刚正不阿的洛阳县令,明朝崇祯初年, 东关一董姓人家从福王府东南角购得一杂物院,建起了祠堂。据史料记载,董公祠座北朝南,祠内有正殿一间,卷棚一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董公祠渐渐不复存在。如今,只有那棵古槐还在默默诉说着董宣为国为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