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荫浓和陈春霖在照片中指认自己的“春蕾女儿”们。 |
|
12年前,他们通过《洛阳晚报》了解到了“春蕾计划”,资助了他们的第一位“春蕾女儿”——来自栾川县白土乡的李瑞桃。12年来,他们直接或间接资助的“春蕾女儿”连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了。他们,就是驻洛某部队的两名退休军官李荫浓和陈春霖。
近日,在洛阳新区驻洛某部队的营地门口,记者见到了李荫浓和陈春霖两位老人。虽满头华发,阳光下的两位老人依旧透着军人的飒爽和豪迈。
李荫浓的家非常简朴:除了一张小床,其他地方都堆满了学习资料等物品,屋中间地上堆着已经打包整齐的书、笔、文具盒和书签等,只有挂在墙上红艳艳的锦旗分外惹眼。李荫浓说,这本来是他女儿的房子,现在他自己吃、住、办公都在这间小小的房间里面,而这些锦旗都是他的“春蕾女儿”们送的。“春蕾女儿”的锦旗一共有10面,这是他们的宝。而那些学习资料、书、笔、文具盒和书签等,过几天要送往嵩县黄庄南河小学。
李荫浓出生于1938年,陈春霖比他小十几岁,两人都是孤儿,是政府和乡亲资助他们上了学,他们后来又参军进入了部队。1998年,李荫浓从《洛阳晚报》上知道了“春蕾计划”,了解到国家正发动社会力量帮助那些失学的孩子,他马上与“春蕾计划”组织者取得联系,认养了他的第一个“春蕾女儿”李瑞桃,帮这个孩子完成了小学和初中学业。
此后,他的心便与失学儿童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不久,在一起工作多年的老同事、老战友陈春霖也加入了他的爱心之路。
在两位老人的帮助下,宜阳的彭娟娟、赵银飞,嵩县的李艺博、李桃芳,新安县的裴燕、裴金燕……这些面临辍学的孩子一个个又回到了教室。
孩子多了,两位老人就按年龄顺序给他们排了“队”,现在,两位老人的“女儿们”已经排到了“小十六”。每一个孩子他们都能讲出一段故事,这些孩子见了他们,也都亲昵地称呼他们“爸爸”,尽管最小的女儿与他们的年龄相差达50多岁。
除了直接资助的这16个“春蕾女儿”,李荫浓和陈春霖间接资助的孩子更是难以计数:有些孩子他们不知道名字,他们仍给他们买学习资料,制作学习卡片,担任校外辅导员。
多年的资助使两位老人的生活清贫,到了冬天,李荫浓每天基本上都吃大白菜,甚至去菜市场检别人丢掉的白菜叶回来做饭。李荫浓和老伴儿身体都不好,都要吃药。每个月发工资,老人就取出一半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孩子们需要了就拿出来。
至于两个人这么多年在孩子们身上花了多少钱,李荫浓说,粗粗算下来要有几十万吧。陈春霖点着头说:“差不多吧,没算过,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