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南街, 原名高升街,北起寿春前街,南至东大街,长约165米,宽约4米。
成功街,北起明新街,南至洛阳市第七中学,中间向西连接柳林街,整条街呈“T”字形,长约279米,宽约3.5米。
高升街:传说中的“富人区”
13日上午,迎着初冬的暖阳,我们先到老城高平南街(如上图)逛了逛。该街南接东大街,但与东大街的喧嚣相比,高平南街却显得有些落寞——街上大部分旧宅老院已被拆除,两旁盖起了楼房,街中间仅剩的一所老宅已破旧不堪!
老街坊王师傅说,高平南街曾被称为高升街。1927年,高升街改名为高平街,现分为高平南街和高平北街。关于街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因为高升街地势比较高。王师傅说,有一年发大水,整条东大街都被淹了,只有这一条街没有被淹。水退后,大家看这条街地势较高,便将其改名为高升街。
第二种说法和“官运”有关。据传,由于高升街地势较高,当官员乘坐轿子经过该街时,轿子总是碰到地面。后来,轿夫们想了一个办法,每当走到高升街时,前面的轿夫总是高喊一声:“该高升了!”于是,轿夫们就知道把轿子抬高一些。但是,官员们听后,都认为这是句吉利话,久而久之这条街就被称为高升街了。
“在洛阳做官的,无论大小官员都想走走这条街!”王师傅说,住在该街的人也认为此街地脉好,容易步步高升,飞黄腾达,所以有钱人都喜欢住在该街,如洛阳有名的大户林家、郭家、白家和李家。
张女士在这条街上住了70余年。她回忆说,解放前,高升街曾一度辉煌,来给大户人家送粮的牛车能排三四百米长。秋天的早晨,给大户林家送粮食的人来了,“叮当”的牛铃声总会把她吵醒;中午,林家会熬一大锅米粥,很多佃农为了多喝一碗米粥,总是带着几个孩子一起来送粮。
郭家房子最多,半条街都是他们家的房子,大院套小院,小院子里又有多个院落,院落里又分了很多小屋子,最前面的院落里分别是磨坊、碾坊、谷堆室等。
在王师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所老宅前,大门已被矮墙堵了起来。透过围墙,我们看到三四间青砖瓦房掩映在香椿树下。“这里原是相家的房子,后转让给了李家。解放初,老宅被充公,听说现在由市粮食局管理。”王师傅说,据说老宅的主人还有后代,有的还住在国外,他们想收回宅子。于是,老宅就这样荒废着,等待它的主人来修葺。
另据《新洛阳报》(《洛阳日报》前身)记者贺斌先生回忆,1948年4月9日创刊的《新洛阳报》,其编辑部就设在老城高平街北头的一所临街民宅里,而印刷厂则位于高平街南头的一所老宅里。
成功街:解放前的“贫民窟”
告别王师傅,我们穿过东大街来到成功街。如果说解放前的高升街是“富人区”的话,那么成功街则是有名的“贫民窟”——解放前,成功街居住的大部分都是穷人,平时连饭都吃不饱!
长年居住在此的柴师傅回忆说,他的祖父是卖香烟的。那时,一包香烟48根,只有家里来重要客人时,人们才买两根;父亲是卖大饼的,每天烙两个0.5公斤重的大饼,多了就卖不出去。
既然成功街住的都是穷人,为什么当初将它命名为成功街呢?柴师傅说,成功街原名马蹄街。据传,三国时期曹操在洛阳点兵操练,该街为钉马蹄的地方,故名马蹄街。1927年,冯玉祥来到洛阳,将马蹄街正式命名为成功街,有马到成功之意。
据柴师傅说,街北端的没梁殿算是成功街最好的建筑了。顾名思义,没梁殿就是没有房梁的大殿。大殿门朝西,殿里是曲折的走廊和小阁楼,整座建筑用砖砌成十字拱形。解放前,没梁殿里还供着一些神像,但由于街上住户穷,香火并不旺盛。
民国时期,没梁殿被改建成一所学校,柴师傅就是在那里上的小学。后来,几经战火,没梁殿已被彻底摧毁。解放后,那里曾是一家豆制品厂,还加工做浆面条用的绿豆酸浆,在当时的洛阳也很有名。如今,它又被改建成“成功浴池”,继续发挥着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