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日前,一对英国兄妹在打扫去世亲人房间时发现的乾隆时期花瓶,在伦敦拍出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震惊英国媒体。据悉,竞拍者都来自中国。有英国媒体称,如今中国的一些富人们,正带着爱国主义情结,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天价花瓶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11月14日《新京报》)
针对近年来屡现巨款回购海外流失文物的举动,专家曾说过,巨资进行回购不值得提倡,如果数以百万计的流失海外文物都要以巨款进行赎购的话,无异于再次被掠,二次被盗。但是,我们现在延续的恰恰是“再次被掠”的思维。
当然,推高这场竞拍盛宴的并非国内官方部门,而是内地商人,他们或许跟“瓷器爱国”根本不搭界,而仅仅是一种商业逻辑或者富人游戏。今年上半年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发布的《商业蓝皮书》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消费总额占到了全球的27.5%,再过5年,我国将会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首位。有关专家指出,这样一种情况,其实就是一种炫耀性消费和跟风性消费。
或许,这是今日国内富人普遍心理的白描。更为重要的是,炫耀之外,“赌风”也日趋严重,赌石、赌玉、赌红木,富人的资本游戏乐园里物种越来越丰富。如果在这种背景下看“瓷器爱国”,抑或根本与“爱国主义”无关,而只关瓷器。当然,这样的猜疑或许带有“仇富”情结,但是,不做这样的猜疑,就很难解释伦敦拍卖行估价80万英镑到120万英镑的乾隆花瓶,被中国商人在30分钟之内将价格提高到“创下世界纪录”,而且“在竞拍的最后阶段,每一次出价都以100万英镑递增”——与其说是“爱国”,不如说是中国富豪在伦敦上演的一场斗富比拼。竞拍者都来自中国,谁买回不都是“爱国”吗?
所以,千万不要将“一个花瓶引发的血案”上升到“瓷器爱国”的高度,或许,流失海外的数以百万计的文物,正在等待“瓷器爱国”钻入“二次被盗”的圈套,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打着爱国的旗号将皇宫中的瓷瓶收入自家密室。真正的爱国,是无论那个瓷瓶放在哪里,我们都能不忘曾经屈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