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李玉明 |
|
“狼来了”的故事如今正在中国经济领域上演——不管你认同与否,通胀这只“狼”,这次是真的来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只“狼”来势凶猛——在内外两线猖狂而现。内线:国内物价“涨声一片”,CPI 10月份已涨到4.4%,再创新高;外线: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热钱”不断涌入,通胀陡增。
不仅如此,未来通胀压力还有可能继续增强。首先,流动性过剩问题并没有解决。今年新增贷款肯定要突破7.5万亿元的预期目标;其次,消费品价格有可能继续上涨。此外,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会增加通胀压力。因此,治理通胀将是下一步宏观经济调控的重中之重。
内线——收紧流动性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通胀归根结底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因此,收紧流动性已是当务之急。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对于流动性泛滥,作为货币主管当局——央行其实早已着手管理。今年以来,央行已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来减少市场流动性。例如,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一次调整利率,但是效果不佳。业内专家指出,不排除未来“几周内”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如果,未来物价继续快速上涨,也不排除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干预、限制物价上涨。不过,专家指出,缓解国内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当前特别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大量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流向实体经济。
外线——输入型通胀陡增
对于“热钱”,我们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首先,是加强管理打击“热钱”;其次,还要筑好“池子”。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我国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应对热钱。“短期投机资金进来了,我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会任之泛滥到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中去。等它需要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虽然,官方对“池子”的运作原理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尚无确切说明。但是,业内专家指出,股市、债市是应对“热钱”的最好“池子”。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眼前的通胀,既有外在的全球性因素,又与内在的我国的货币超量发行密不可分。因此,治理通胀就必须打好内外两线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