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以42个大项476个小项,近万名参赛运动员的数字创造了亚运规模的历史之最。而且这个纪录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很难被打破了,因为根据亚奥理事会去年公布的“瘦身”计划,从2014年仁川亚运会开始,亚运会的规模将缩减至35个大项,即“28+7”,也就是28个奥运项目加上7个非奥项目。
这个计划无疑让很多尝到了亚运甜头,却又面临被“抛弃”命运的非奥运项目感到有些沮丧。在中国有着很好群众基础的围棋、体育舞蹈、龙舟、轮滑等,都很有可能在残酷的PK中落选。
人们在思考,亚运会到底应该“瘦身”还是“扩容”?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亚运历史。前十届亚运会不仅项目少,规模小,而且基本只设立奥运项目。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始,像卡巴迪、藤球等在亚洲一些地区广为流传的非奥项目才开始批量“入亚”,亚运会的规模也日趋庞大。20年来持续“扩容”的效果是,参赛国家和地区从20来个代表团扩展到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团圆”,而获得金牌和奖牌的国家(地区)比例也分别从北京亚运会的40%、59%增长为多哈亚运会的58%和84%。显而易见,亚运会的“扩容”为推动亚洲竞技体育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亚洲各国各地区体育水平极不均衡,亚运会上的奥运项目金牌之争,也基本是在中、日、韩等几个亚洲体育强国之间进行。强弱差距太大,使得比赛的精彩度大打折扣。而竞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观众的关注程度,进而影响到赞助商的兴趣以及运动会自我造血功能的形成。
相反,许多非奥项目的竞争倒是显示出勃勃生机。大家水平接近,实力相当,选手在场上比得有劲,观众在场下也看得有趣。而且许多都是在亚洲群众基础良好,人民喜闻乐见的项目,引导和推动全民健身的意义也不可小视。
记者认为,亚运会不应该完全走奥运会的路子,应该另辟蹊径,办成一个亚洲特色浓郁的新型赛会。
当然,亚运会无限制地膨胀下去也是不行的,会使一般城市越来越无法承受举办之重。但是否可以在项目设置上再动些脑筋?比如削减一些亚洲水平并不是特别高、开展并不广泛的奥运项目,保留或增加一些在亚洲群众基础良好的非奥运项目;另外,还可在比赛小项和参赛人数上做些缩减,以把亚运会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畴内。
亚运会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规模、怎样的奥项和非奥项比,才最健康、最有利于它的发展壮大,是一个很考验亚洲体育领导者智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