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银刚 |
|
道尊街,又名奎楼街,北起东大街,南至文明街,中通操场街,全长165米,宽4.5米。
玉虚观——
“全真七子”刘处玄的道场
道尊街(如图),一条不足两百米的小街,却承载了老城人民太多太多的记忆。据《老城区志》记载,道尊街,又名奎楼街,北起东大街,南到文明街,中通操场街,全长约165米,宽4.5米,因该街旧有道尊古寺而得名。
据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聘撰稿人李健虎先生介绍,道尊寺原名玉虚观,始建于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乃“全真七子”之一刘处玄的道场。该派讲究“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所以深得百姓拥护,人气旺盛,香火不断。
李先生说,金、明时期,玉虚观有全真派道士4人常住,管理日常事物和主持玉虚观道场,香火极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六月十五、九月十五有庙会,每次近万人赶会,商贩云集,十分热闹。
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此观受地震影响,毁坏严重。
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洛阳城中最大的盛汇五金行东家郭内广,因父早亡,其母王氏遵守礼教,常到玉虚观烧香、拜神,历经磨难,将其抚养成人,成家立业,生意有成。其母故后,洛阳知县在府学西口,为其母立一节孝牌坊。郭内广为谢恩,出资白银两千余两,重新修筑玉虚观,并在观中建观音殿,将玉虚观改为道尊寺,奎楼街也改为道尊街。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河南府学教授等人发起重修妥灵宫。于是,将原妥灵宫遗址上清初建造的奎光阁,搬迁到玉虚观玉皇殿遗址上,按原样建造,改称玉皇阁。县衙也将毁坏严重的玉皇大帝铜像重新搬迁到玉虚观玉皇阁中,从此人们称玉虚观为玉皇阁。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国民政府豫西行政长官王玉堂下令将玉皇阁拆除,砸毁神像,拆除围墙,与河南府学及府文庙连成一片,并在此开办洛阳师资训教班。
1956年,上海内迁洛阳的三家制盒厂联合成立“河南省外贸包装进出口公司洛阳联营制盒厂”,政府将府学、玉皇阁旧址划归其建厂。从此,玉虚观(玉皇阁)彻底在洛阳城的地面上消失了。
点将台——
曹氏孟德的“阅兵场”
河南省外贸包装进出口公司洛阳联营制盒厂厂址即是玉虚观的所在地,据说这儿还是当年曹操点将练兵的地方。老街坊孙师傅把我们引进制盒厂院子,指着一栋五六层高的楼房说:“这里就是当年曹操的‘点将台’!”
据史料记载,点将台实为曹操建的军事堡垒,它既可捍卫都城的安全,又可用以训练弓弩手。据说当时经常有500名左右的弓弩手在此比武、操练,胜者得赠红袍。为了使士兵夏日不受日晒,台边种有许多松树。台上除有听松亭外,还有一口古井,因井口高出街道平房的屋脊,故被称为“屋上井”。井口石栏拙朴古老,现出23道提水绳沟,绳沟石质光亮如玉,栏上镌刻“晋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曹操是夏侯氏的后裔)字样。
孙师傅说,正对着点将台的那条街叫操场街,相传乃曹军每天操练士兵、囤积马草的地方。点将台南侧不远处有一口四眼古井,据附近居民说,从此井不同的井口取水,会有“苦、辣、酸、甜”四味,很神奇。
四眼井水果真有“苦、辣、酸、甜”四味吗?现代科学家及考古工作者研究认为,此井乃曹军饮马取水之井,在练兵休息时,要做饭、洗浴、洗衣等,都需要大量的水,采用四眼井是为了提高取水效率,应该没有味道差别。
孙师傅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四眼井逐渐干枯,后被填埋,仅留有井口。2000年,修建四眼井街道时,井口被埋于路下,成为留在人们心中的一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