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唐春成 |
|
从憨态可掬的海宝玩具到贵金属、邮票,再到印有世博标志的小挂件,形形色色的世博纪念品一亮相就备受关注。随着世博会的落幕,原本120元一套的世博护照以41万元天价成交,一组最高时飙到9600多元、价格涨一倍有余的金银币价格出现回调……各种世博藏品,开始奔向各自的“钱途”。有关人士提醒,后世博时代,世博主题藏品“钱景”不一,收藏应以精神享受为主。
世博藏品:冷热不均,“钱景”不一
收藏爱好者孙先生国庆假期到上海看世博时买了一些金银纪念币回来,谁知世博结束了,竟不升反降。
“世博期间涨势喜人的金银币,最近价格的确出现了回调。”据市文物收藏学会文玩委员会副主任常洪周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两套上海世博会纪念币,分别为金银纪念币套装和彩色金银币套装。第一组发行价为4000元,夏天时涨到了7000至9000元,目前已降至6000多元。“这是很正常的。”常洪周说,奥运会期间,第一套奥运金银币发行价8000多元,最高达到2万多元,奥运刚结束,价格就走了“回头路”。
与世博金银币的“冷”截然相反的是世博护照“热得烫手”,在世博珍品拍卖会上,一套4本、盖满参展场馆印章并由展方总代表或馆长签名及题词的世博护照,拍出41万元天价。不过,常洪周表示,加盖多国印章的护照数量较少,相对收藏价值高,但经济价值不是太高,因为出现了不少电脑制作的“赝品”。
记者走访我市几家专业币行也发现,目前世博金银币、海宝徽章、世博银条仍然有售,但受热捧的是9日央行发行的世博纪念币。在中州中路某邮币行,这枚面值1元的纪念币,一周时间,市值已升至10多元。
如何判断藏品的“钱途”,常洪周给出了三条原则:真正有价值的藏品必须具备文化内涵、稀缺性、由权威机构发行三个条件。如限量版《上海世博纪念封珍藏版》票封一体珍藏册,就开了世博会纪念邮品发行史先河;面值7.2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纪念”小版张,市场价已涨到了一二十元……
常洪周提醒,世博会邮品有收藏价值和潜在升值空间,集邮爱好者可以收藏,但最好别参与炒作,尤其是在高位时。重大题材邮品长期投资有风险,香港、澳门回归及奥运题材邮品连年颓势就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后世博”收藏:以精神享受为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世博会极大地推动了以世博藏品为代表的收藏热,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收藏和世博不是简单的表象联系。不可否认的是,世博后的确会有一些藏品凭借不可复制性升值,但大量投资者靠其发财是不现实的。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收藏是个比较不错的选择,这也是近两年藏品拍卖会场上人头攒动的重要原因。但重投资、轻文化现象仍然存在,有一部分藏品能带来高额的投资回报。“但市场价格反映的只是一个侧面。”常洪周认为,在世博这样重大题材面前,要保持谨慎。来自楼市、股市,还有实业资本的大量游资,进入世博藏品市场,就是要炒一把就走。如果收藏者盲目跟进,就可能成为他们的接盘者。
因此,他提醒,藏品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世博收藏重要的是加强对世博文化的理解,希望大家能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世博藏品,而不是仅仅考虑保值增值。在藏品的选择上,应保持平和心态,让收藏成为精神层面的享受,量力而行寻找合适藏品,真正发现藏品的历史、艺术等丰富内涵,那么一些现在看来平平淡淡的纪念品,今后或许更有“钱途”。反之,投入重金跟风,而不是出自对世博藏品的了解和喜爱,那么就有可能被套,并承担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