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还是摆脱不了大起大落的宿命,气势如虹地创出3186点的新高让人为之雀跃,但高台跳水式的调整又让人心惊胆战。近几日股指虽然有止跌回稳的迹象,但仅仅是市场进入迷茫期的一种体现。
其实,近期调整在本报预料之中。本栏本月8日刊发了《被“绑架”的A股还能爬升多久》的文章,文中旗帜鲜明地发表观点:A股反弹已经进入尾声,虽并不排除年内还会继续创出反弹新高,但股指的上涨会越来越谨小慎微。
眼下,A股在年线(250日均线)附近止跌,但并不意味着已经探底回升,恰恰说明市场进入了迷茫期。
从国内看,近期相关政策频频亮相,管理层出台了三大政策:一是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二是监管境外热钱,三是政府管理物价。其意图一目了然,标本兼治地抑制通胀。这些政策会导致一些炒作资金回流股市,但整体的流动性又在收缩,再加上境外热钱能否进来不得而知,流动性的支撑在减弱。
从国外看,美国二次量化货币政策效应在减弱,美元在反弹,大宗商品主导的资源行情再出现的概率在减小,除非美国出台三次量化、四次量化甚至更多。
可以预期的是,宽幅震荡会成为A股迷茫期的一种具体体现,一方面,明年的政策还未完全明朗,另一方面,每年年末主力资金都较谨慎。但“迷茫”不代表市场就没有投资机会。因此,在已经进入的迷茫期,投资者仍可以抓住市场创造的一些局部性机会。预计未来的一段时间,机会依然会较多地出现在大科技、大医药、大消费的行业股票以及重组、资产注入等题材股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