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世纪后,六兄妹终于聚在了一起。 |
| 大哥小妹亲密相拥来之不易。 |
| 刘玲除去母亲坟前的杂草。 |
|
■2006年6月,本报以“血缘奇旅”为题,讲述了市民王霞和刘玲相依相扶34年,方知俩人是孪生姐妹的感人故事。
■2008年4月,为了帮助王霞、刘玲以及和她俩有着同样命运的“上海孤儿”探明身世,本报与多名热心人士和相关单位组织“洛阳寻亲团”,发起寻亲活动,足迹遍布江南各地。
■2010年11月,通过DNA鉴定,江苏省镇江市的贾学庆被确认为王霞、刘玲的亲哥哥。18日,姐妹俩登上列车,前往镇江与亲人相聚。本报记者独家见证并记录下了孪生姐妹与亲人相聚的感人场面,困扰姐妹俩半个世纪的身世之谜彻底解开。
19日9时21分,经过12个小时的旅程,洛阳-上海的K736次列车缓缓驶进江苏镇江火车站。
50多年前,一趟从上海开出的专列停靠在洛阳东站,两个小女孩被从火车上抱了下来,分别走进不同的家庭。从此,她俩的生命轨迹被彻底改变,迎接她们的,是长达半个世纪的血缘奇旅!
这两个小女孩就是王霞和刘玲——一对近半个世纪后才确认彼此身份的孪生姐妹。一路上,俩人的手一直握在一起,眼睛深情地望着车窗外。梦了千百回的亲人和故土,就在前面了;困扰她们几十年的身世之谜,也将找到最终的答案……
关键词:出发 殷切 忙碌
11月18日晚,姐妹俩乘火车从洛阳出发去镇江。当天21时10分发车,虽然王霞家距离车站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可是20时刚过,姐妹俩就出发了。刘玲说:“早点走,心里踏实。”
姐妹俩一共带了7件行李,其中5个大包里装的都是礼物,有红枣、木耳、唐三彩工艺品、保暖衣等。
王霞扳着指头算起来,一共12家,每家1份礼物。王霞还特意去洛阳最有名的工艺品商行挑选了唐三彩“马对驼”。她说,马代表“马到成功”,驼寓意“驮福”。
保暖衣是买给3个哥哥和1个姐姐的。刘玲听朋友说市区有一家店铺卖的保暖衣保暖又好看,就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买,尺寸是她根据照片上哥哥、姐姐的体型挑选的。她说,听说镇江冬天比较冷,家中也没有暖气,保暖衣哥哥姐姐肯定用得上。
那边,二哥贾学庆一家也在忙碌。他为两个妹妹准备的“大礼”,是这个家庭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得知两个妹妹要来他家的当天,贾学庆就给3个儿女打电话布置“任务”:大女儿贾桂花准备灯笼、横幅和鞭炮,二女儿贾映青准备床单被罩和生活用品,儿子贾峰云负责联系和接送。
贾学庆白天还要上班,但让别人买菜他不放心。这几天早晨,他5时就骑车到镇上的集市买菜。贾学庆心里盘算,鸡鸭鱼肉这些妹妹被送走前从没吃过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少。他左挑右选,在这家挑完又觉得那家的更新鲜;看看手中的菜单,又怕买的菜俩妹妹不喜欢吃。儿媳李丹“嫉妒”地说:“我嫁过来时都没这么隆重!”
关键词:近乡 情怯 无眠
12个小时,睡一觉就过去了,可对王霞和刘玲来说,这12个小时漫长而难耐。
出发的前一晚,她们就没有睡踏实,盘算着该带什么东西,怎么打包礼物,几点出发。
在火车上,前半夜刘玲翻来覆去睡不着,不停地拿出手机看时间,越看越觉得时间过得慢。她坐起来拉开窗帘,眼中月影朦胧,窗外树影摇晃。她问自己:51年前,我就是沿着这条铁轨到洛阳的吗?
后半夜,王霞睡不着了。车轮和铁轨摩擦发出的声音让从小在铁路边长大的她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她说,往镇江方向去的车,她数不清坐了多少次,每次都为了找亲人、见亲人,这一次,她终于可以见到亲人。
19日早晨8时46分,列车员到车厢换票。刘玲催促王霞整理行李准备下车。姐妹俩有些紧张,礼盒上的带子解开又系上,保暖衣抚平又叠起,不知道如何收拾才好。
好不容易一切收拾妥当,王霞望着窗外默不作声。关于幼时的记忆,关于到洛阳的那个夜晚,她很模糊。刘玲翻看着手机,手机里存有儿子和儿媳的照片,是特意带给哥哥、姐姐看的。
18日晚,睡不着的还有贾学庆。他想了一宿,想出一幅欢迎妹妹的对联。次日4时多,贾学庆就起床了,裁好红纸,拿出笔墨,用毛笔写下:思亲亲又重逢全靠党,喜迎千里胞妹全家乐。他满意地放下毛笔,接着忙活。从院子到屋里,贾学庆扫了又扫,擦了又擦。他觉得很幸福,扫着扫着就会笑起来。
该下车了,刘玲往王霞兜里塞了几张纸巾,自己也装了几张。她说:我俩不知道得哭成啥样子呢!
关键词:
兄妹 团聚 欢宴
19日9时21分,列车终于稳稳停在了站台旁。车门刚开,贾学庆的儿子贾峰云就朝车门跑过来,贾峰云的爱人李丹和儿子优优各捧一束康乃馨紧随其后……
李丹一把揽住王霞的肩,递上鲜花,脸贴着王霞的脸说:“姑姑,可把您盼回家了!”优优忽闪着大眼睛左看右看,不知道该先叫谁,最后轻声喊着“姑奶奶”,把鲜花递给了刘玲。
来自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辽宁卫视、江苏卫视、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都市快报等全国各地30多家媒体的记者,把这一家人围得水泄不通。
10时许,车子驶入句容市华阳镇下甸大队贾前村。车刚拐进贾家门前的巷子,一条写着“欢迎失散五十载双胞胎妹妹回家”的横幅映入眼帘,鞭炮声响彻耳际。邻居透过车窗看到王霞和刘玲,都说:“像,像,像得不得了!”
姐妹俩刚下车,大哥祝学堂、二哥贾学庆、三姐许学凤和四哥许学明就拥上前。许学凤把姐妹俩揽在怀中,左脸贴着刘玲,右脸贴着王霞,眼泪夺眶而出,嘴里念叨着:“可回来了!可回来了!”
许学凤紧紧握着刘玲的手,祝学堂挽着王霞的手紧贴在心口。等待了半世纪的团聚终成真,积攒了50载的眼泪尽情流。兄妹6人抱作一团,泪流满面。中午,一大家子人围坐在圆桌前,桌上满满当当摆了20道菜,大家举杯共庆团聚。
“大哥,我给你夹菜”、“二哥,妹妹给你夹菜”……此情此景令人动容,纵然等待半生也无悔。
关键词:
父母 祭奠 告慰
19日14时,王霞和刘玲到父母坟前祭拜。祭品是姐妹俩从洛阳带的,她们非要自己准备祭品,这是女儿对生身父母深藏心底的情意,谁也不能代劳。病重加上思女心切,母亲徐来英在姐妹俩被送走的第二年离世,父亲许道开1978年去世。父母离世前,叮嘱祝学堂和贾学庆一定要把两个妹妹找回来。如今,父母心愿终成真,只是无法亲眼见到早已长大成人的一对女儿。当时家里太穷,父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父母的音容笑貌,姐妹俩只能靠哥哥、姐姐的描述想象。
大哥祝学堂说,姐妹俩出生的村庄——句容市黄梅镇本湖村,因修建水库已整体搬迁了,他们家的老宅也早被淹在水下面。
“老宅离爸妈的墓地不远,你们回家,爸妈能看得见。”祝学堂说。
去父母坟地的路上,杂草没过膝盖,树枝拍打脊背。一路上,王霞和刘玲步子迈得很大,沉默不语。刘玲说,我藏了一肚子的话想说给父母听。王霞说,终于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在哪里了。
在父亲过世后的第33个年头,母亲过世后的第51个年头,兄妹6人第一次齐刷刷地跪倒在父母的坟前,眼泪夺眶而出。“爸爸,妈妈,我来看你们了,我不恨你们把我送走,是你们给了我们姐妹一条活路。”叩下头去,刘玲已哭成了泪人。王霞哽咽着说:“爸爸,妈妈,我看不见你们,但也许你们能看见我。我们在洛阳过得很好,你们放心。我们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大哥祝学堂跪在父母的坟前失声痛哭:“爸爸、妈妈,我们终于把两个妹妹找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团圆了,你们二老总算可以把眼睛闭上了!”
鞭炮声、哭声、呼喊声,回响在空旷的田野。直到眼前的祭品已化为灰烬,兄妹6人才起身。
家里,三姐许学凤的女儿早已经包好了饺子。祝学堂说:妹妹回家了,我们团圆了,晚上要好好吃顿团圆饺子。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两姐妹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