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很古老,姓源亦复杂,早期主要在河洛地区繁衍。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五,目前在中国姓氏中排第九,约有2500万人。
周姓,中国十大姓氏之一,目前约有2500万人,不但人数多,而且渊源深。《史记·周本纪》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上古时期,炎帝后代有邰氏有一女儿,名叫姜嫄(出生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她长大后,成为黄帝曾孙帝喾(音酷)的元妃。一次,她在野外看见地上有一巨人足印,一时好奇,就踏了踏那足印,继而感到身体有异,回家即发觉受孕,次年生下一个儿子。
姜嫄认为这孩子来得蹊跷,就把他丢弃在一个偏僻的巷子里。谁知牛马从巷子经过时,远远地避开这个弃儿,唯恐踩伤他。姜嫄又把他丢弃在冰冻的河上,谁知百鸟都飞来围着他,张开翅膀,为他御寒。姜嫄很吃惊,意识到此儿不凡,定有神灵保护,于是抱回家养着。
因曾数次丢弃,姜嫄为儿子起名时就取名为弃。弃长大后对种庄稼感兴趣,各种农活一看就会,种出的庄稼长得又好又多,成了农业家,于是称后稷(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弃勤于务农,擅长稼穑,还教农人耕种,培育优良作物,他的后代都成了种庄稼的能手,遂形成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强大部落。到了夏朝后期,后稷第十二代孙古公亶父,成为这个部落的首领,他率领族人移居肥沃的渭水平原——周原,正式以周作为部落的名称。
从这个记载来看,后稷是周姓人的始祖。
另据《中国姓氏——三百大姓》记载,构成当代汉族周姓的主要有下面几支:第一支出自古周国。5000年前黄帝时代已有周部落,黄帝之臣周昌、周书都是周部落首领。周部落就是古周国,属黄帝一族。周昌、周书最早掌握了凿井技术,并懂得引水灌溉农田,所以周部落的人都擅长农业。“周”的原义就是指水渠环绕的流道,那么以“周”来显示这个部落群的技能,说明周人很有商标意识,周也进而成为氏族之姓,具有鲜明的特征。
第二支出自周平王少子姬烈。周平王东迁洛阳后,把少子姬烈封于汝坟(位于今河南叶县东)。至十八代孙姬延(周赧王)时,秦灭周,周赧王的子孙遂姓周。到了西汉初期,周姓进入辉煌发展期,这是因为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的周勃、周昌都建有奇功,还有保住刘邦帝业的周亚夫,均为周赧王的后裔,所以周姓最受西汉王朝重视。这支周姓发展很快,到了汉唐时期,已形成以汝南郡为核心的十几个著名郡望,子孙广泛分布于河南、河北、陕西、江西、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等地。周姓在唐朝初年进入福建和广西,唐末周姓已经出现在四川,清初开始进入台湾。
第三支周姓原为姬姓,出自周武王胞弟周公姬旦之后。东周庄王时期,周公的后裔黑肩在朝执政,他发动政变,失败后被杀,其后代为避难而改姓周。这支周姓主要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后代默默无闻,不见于史书,仅见于周氏族谱。
第四支是由其他姓氏改而姓周的。有人会问:古人怎么乱改姓氏?这样一来,血统不就不纯正了吗?其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任何姓氏都有改姓的可能,泱泱《百家姓》,看似各有所依,其实其中改姓者众多,越是在大战乱、大迁徙、大动荡时期,就越容易出现整体改姓的氏族。譬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北方游牧民族大量涌入中原,中原汉族大批迁徙到南方,周姓也从华北、中原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其中,从北方过来的少数民族,有不少人改为汉族之姓,譬如鲜卑族中的贺鲁氏就改姓周。到了后金时期,女真人傲国氏也改姓周。清朝初期,满洲八旗中也有改姓周的。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逐渐融合并相互同化,成为北方周姓的主体,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目前在洛阳地区,周姓的聚居地也很多。记得有一次我到偃师采访,来到岳滩镇大柳树村,问了一条街,结果都姓周,原来此村还有一个村名叫做周家堂,他们这一支周姓,在附近居住的有1000人。从那之后,我到农村采访时,就比较留心带“堂”的村名,慢慢知道凡是带“堂”的村寨,村民血统都比较一致,基本上是一个姓氏的聚居地。而这些村名,基本上是由堂号演变而来的。堂号,一般会在祠堂的正门上方出现:一块牌匾,上写
“××堂”。堂号虽是祠堂名号,但在族谱、书斋、礼簿中也用,甚至在装粮食的口袋上、灯笼上都写着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周姓的堂号,主要有“细柳堂”,这是纪念西汉大将周亚夫驻兵细柳(今咸阳附近);还有“爱莲堂”,这是纪念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此公著《爱莲说》,中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人们追求清廉的写照。周姓历代名人有708人,其中最有名的有周勃、周亚夫、周瑜、周敦颐、周邦彦、周恩来、周信芳、周谷城、鲁迅(周树人)、周作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