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绘制的应天门复原效果图。 | |
看过隋唐洛阳城明堂和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了解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二道门和铜驼大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后,今天我们将视线转回当年武则天举行登基大典之地——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去探访这座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应天门的保护与展示工程。
武皇登基处,残垣断壁说沧桑
现在在洛阳,大家耳熟能详的和“应天门”沾边的建筑要算是应天园酒店了。事实上不是沾边,应天园酒店的位置就在当年的应天门门址之上。
应天门为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重建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隋代时叫作则天门、紫微宫门,王世充政权时称为顺天门,李世民攻占东都洛阳后,因嫌弃太过奢华一把火将其烧了。唐初重建后改称则天门,睿宗李旦时因避其母讳武则天改为应天门,晚唐五代时则叫五凤楼。
史料记载,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武则天登基、唐玄宗接见日本遣唐使等重要活动都在应天门举行,相当于现在的北京故宫的午门。
日前,在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定鼎路办公区大门内侧,我们看到一座刚搭建不久的保护棚,棚下就是今年8月刚完成考古发掘的应天门西阙台遗址。
保护棚下,一道残高1米到4.5米,宽2米左右、局部宽3米多的夯土墙由北向南绵延30多米,夯土墙上分布有相对均匀的土洞,有方的、圆的,自下而上一层层的夯土俨然应天门西阙台的岁月年轮。
为配合洛阳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从今年4月起,文物部门历时4个月对应天门西阙台进行了考古发掘。市文物工作队研究员朱亮介绍,20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开始对应天门遗址进行考古勘查,20世纪90年代,市文物工作队在西阙台做过初步勘查,此次对于西阙台的考古发掘是第一次全面考古发掘。
朱亮说,考古发掘证实了应天门西阙台是一处“三出”阙台,与以前东阙台发掘时发现的“三出”完全一致。
采访时我们获悉,我们眼中的这些残垣断壁,在考古专家看来可是宝贝中的宝贝。为什么?西阙台考古发掘之后,专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隋唐两京——洛阳和西安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双向三出阙宫门遗址。
巍峨应天门,足有11层楼高
何谓“三出”阙台呢?朱亮说,据此前的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应天门城门两侧辅以朵楼,从朵楼向南延伸出去的是阙台,其间以廊庑相连,形成了应天门“凹”形结构。“三出”指的是从南向北看,阙台并列“三重”向南伸的意思。
那么,作为一座宫城的正门,应天门究竟什么模样?巍峨壮观几许?
依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成果,应天门是一座“凹”字形的大型城门楼:下部台基东西长达120米以上,南北达60米,城门进深25米,楼高120尺(唐尺)。按当时每尺0.294米计算,应天门足足有现在的11层楼高,其雄伟壮观不难想象。
坐落交通要道,如何保护展示未确定
史料记载,应天门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根据中国皇城坐北朝南的原则,宫城南门应天门就成为隋唐洛阳城的正门,是当时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朱亮说,经过历次的大规模考古勘查与发掘,考古界对应天门的建筑形制、结构和历史沿革等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确定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沿用的时代,从隋唐一直到北宋末金初;基本搞清了应天门的形制为“双向三出”阙,使人们对应天门这座隋唐东都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的面貌有了准确、清晰的认识;是隋唐两京——洛阳和西安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双向三出阙宫门遗址。
朱亮说,应天门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隋唐东都城门建制特点提供了珍贵资料。从建筑史的角度看,它对后代都城建设有深远影响,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洛阳大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李永强说,从隋唐洛阳城的明堂到宫城正门应天门,再向南是皇城的大门端门、天枢、天津桥等,最后到郭城正南门定鼎门,构成了隋唐洛阳城的轴线,现在的定鼎路与当时的“轴线大街”是偏离的。但是,应天门遗址正处于今天洛阳市的南北交通要道上,如何既要保证道路继续通行,又要保护展示好这座重要城门遗址,是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对于这处重要遗址的保护方案,有专家建议“让城市道路以环岛的形式绕过遗址保护区,原址保护展示”,也有专家建议“修建地下通道,复原展示城门楼”。目前,我市文物部门正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保护展示方案的设计工作。
(敬请关注下篇:探寻洛阳两大考古遗址公园“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