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半的南京女孩莎莎因一段在电视节目中一再失控大哭的视频不久前迅速蹿红网络,被网民热捧为“失控姐”。视频不但红遍内地,港台地区甚至北美的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凭借着超高人气,莎莎又录制了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的两档综艺节目,情绪失控的视频再次走红网络。
不过,第二次、第三次的表演却招致很多网民质疑:为了提高收视率,不惜恐吓孩子失控作为娱乐手段,电视台是不是“太没道德”?小女童凭哭走红,对于她的成长是喜是悲?“失控姐”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被人操控?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进行了调查。
1
4岁半“失控姐”意外蹿红
4岁半“失控姐”的意外蹿红源自今年9月江苏卫视一期少儿节目的录制。
编导雷永志告诉记者,当期节目的主题是让小朋友体验一下警察这个职业,设计了3个情境,分别由4位节目组成员轮流扮演蒙面歹徒、吵架夫妇和灰太狼。出人意料的是,莎莎在其中扮演的小民警屡屡被吓到完全失控,大声哭喊:“你别杀我啊”“你好好说话”“我不跟你走,你没个人样”……令参演工作人员频繁笑场,大叫“演不下去了”。
“我们的节目是定期进行海选的,当时是她的外婆带着她来参选的,表现非常好就入选了。谁知正式开拍后她胆子特别小,弄得我们也措手不及。”节目主持人林子姐姐说。
雷永志随后将这段剪辑后的视频上传到了优酷网上,9月29日林子姐姐转到了自己的微博上。她在微博上写道:“今天中午上传了一档‘十一’特别节目的视频,没想到在一个小时之内被转帖几千条。太激动了,能给那么多人带来欢笑。强盗和夫妻是我们的编导演的,孩子完全是不知道状况的。有人说把孩子吓到了,其实眼泪也是童年的一种滋味吧,旁边的小哥不是挺淡定的嘛。现在他们已经有自己的绰号了:情绪失控姐和淡定哥。”
南京“失控姐”视频在各大网站受到网民热捧,点击率最高超过了150万人次。注意到莎莎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不少电视台打起了她的主意。
在最近一期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里,莎莎又变身为空姐的角色;之后她又在湖南卫视一档节目中出场在超市卖饮料。虽然角色多变,但无一例外莎莎都在节目中情绪失控。
2
小女孩其实更爱笑 “失控”多因故意惊吓
对于“失控姐”的意外走红,有网友痛批“把一个小孩子当作道具来博取眼球”,怀疑是电视台在幕后充当推手,进而达到增加知名度、提高收视率的目的。也有不少家长担心:“这么小的孩子,身心还在发育,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
对此,“中国网事”记者来到莎莎家中,和“失控姐”作了面对面的交流。
尽管已在网络、电视上多次见到莎莎,但见面之后她的活泼和开朗还是出乎记者的意料。她老练地握着话筒,面对镜头极其流利、大方地自我介绍: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网络小红人莎莎。我就是“失控姐”……而在此后的谈话中记者发现,比起哭,莎莎更爱笑。
孩子的外婆告诉记者,莎莎其实从小就是过敏体质,外界环境轻微的变化都会引起她的情绪和身体上的反应,而且这孩子胆子小,“看到丑陋的东西、听到别人吵架或者用比较凶的态度对待她,就会本能地大哭”。
莎莎说,自己喜欢上电视,但是不喜欢被人吓。做卖饮料电视节目时一个女演员装作喝了她卖的饮料肚子疼然后倒地假装没气了,自己特别害怕。
莎莎的外婆告诉记者,录制湖南卫视那期节目的时候,节目组的人一开始说好不会吓孩子,结果节目组设置的环节竟然是,两组人对抗,一组负责让她哭,一组让她笑,哪组赢了就不用蹦极。“这样吓唬孩子太不应该了。尤其是在卖饮料的环节,莎莎已经被吓得躲到了桌子底下”。
对于传言自己是“失控姐”的经纪人,雷永志表示:我最多是临时监护人。她的父母是双职工,莎莎火了以后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处理这些事情,就委托我们代管。莎莎出去上节目,除了来回交通和食宿并不收取费用。
莎莎的家人告诉记者,现在还是有很多综艺节目邀请莎莎,但都推掉了。今后除少儿节目外,其他节目不会再参加了。
3
儿童成长需保护 童真不能“被娱乐”
近年来,网络红人层出不穷,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著姐,乃至小月月……记者调查发现,剖析一场场网络红人的“蹿红”模式,三个主角必不可少。一是想靠炒作出名的“哥”“姐”,二是想博取眼球的媒体,第三个就是网络围观、疯狂转帖的“看客们”。
然而,当一个4岁半的孩子被冠以“失控姐”的名称,显然还缺乏自主意识的莎莎的“走红”却更令人痛心,在她失控大哭的无数次场景中,伴随着的是大人们歇斯底里的笑声,不能不令人感叹当今“哥姐文化”的泛滥与异化。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说:“孩子哭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她努力地让大家笑,也是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大家认同的表现。成人拿孩子的缺陷作为笑料,拿孩子的恐惧当作娱乐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个小孩子如果从小就这样被娱乐,长大后,是会缺乏对人、对社会、对成人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
“在这场‘失控姐’的闹剧中,某些电视台和部分网络‘看客们’都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社会学家周孝正认为,儿童童真的自然表现与展露经常会很有趣,尤其是扮演与个人年龄反差极大的成人时,更容易出现喜剧效果,但这种快乐是建立在不利孩子健康成长基础上的。
一些网民认为,是一些综艺节目现在“唯收视率”,不惜以恐吓孩子失控作为娱乐的手段,不能不说已经丧失了娱乐的底线。
“大人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知道他们真正的童真与可爱,他们与小动物的亲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老人的相处等。大人应该做的是保护孩子,而不是用孩子的不足来取悦自己。”卢勤说,“小孩子是应该活在一个童话世界里的,而不是催生他们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