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2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宋金洛阳争夺战
名人辈出无憾事
出将入相有家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11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名人辈出无憾事
出将入相有家声
□记者 孙钦良
  此次整理河洛姓氏,不以宋代《百家姓》为序,亦不按新排《百家姓》为序,而是以各姓在河洛的影响力而定出场顺序。

  郭姓,虽然在当代各姓中排不到前10名,在宋代《百家姓》中也只能位居第144位,但在河洛地区影响较大,洛阳有许多郭姓聚居地。

  就目前中国总人口来说,郭姓占1.13%,约有1400万人。因唐代郭子仪的关系,洛阳地区的郭姓谈起自家故事,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郭姓的来源,也像其他姓氏一样,非常复杂,并非仅郭子仪这一支。一次笔者到偃师市采访,在大口乡大口村见到一册《郭氏家谱》,其中提到,在洛阳地区散居着一支“打锅郭”,这“打锅”的意思,不是说郭姓人氏会铸造铁锅,而是说在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往洛阳迁居郭姓,其中有一大家族共有十八户,大家不愿分离,走到河南、山西两省交界处时,他们用一口大锅会餐,吃过团圆饭后,就把大锅打碎,分为十八块,一户保存一块,作为同宗日后相认的凭据,然后奔往洛阳各地定居。

  我看了这个材料之后,当时有两点启发:第一,在古代一个氏族的情感,真的是血浓于水,自有化不开的亲情,是十分珍贵的;第二,随着时间的延续,人们对同姓之情会淡化,平时遇到同姓之人,最多只说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这说明人口繁衍太快,淹没了许多既往。

  郭姓,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 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此支郭姓出自夏代郭支和商代郭崇。有人认为他们是住在城郭附近的人,因此姓郭,这种观点只说出了其成姓原因,并未解读其血统来源。

  专家在谈到郭姓源头时,有以下几个观点:郭姓第一支出自任姓。黄帝的儿子禺虢(也称为禺阳)受封于任(今河北任丘),他所在的氏族被称作任氏族。夏朝时,禺虢的后裔建立郭国(今山东聊城),春秋时被曹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郭。

  第二支出自姬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后,夺虢叔之地与郑武么。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 因以为氏。”

  解释这段话非常费事: 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处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东虢在今河南省荥阳东北。郑武公辅佐平王东迁(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至洛邑),所以周平王夺虢叔之地给予郑国。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今湖北境内),从楚庄王开始,就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管辖内的许多国家。其中,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也被兼并了。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封于阳曲(今太原市阳曲县一带)作为补救,号曰“虢公”, 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就姓郭了(有专家对此记载有不同意见,暂存疑)。

  郭姓得姓以后,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一带快速繁衍,在那里形成一大股势力。由于那里由太原郡管辖,所以史书上也多称郭姓发祥于虢国,光大于太原。

  第三支是由其他姓氏改姓而来的:魏晋时期战乱频仍,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中原,晋时的突厥人,北魏时的党项人,后梁时的戍氏人,后周时的常氏人以及元朝时的北蒙古人、柴氏、锡伯族、土族,清朝时的满洲八旗郭尔佳氏、托尔佳氏、郭佳氏等都有改姓郭的。达斡尔族、纳西族中也有郭姓。

  郭姓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在二十五史中列传的有230多人,《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397名,如春秋时期有谋士郭隗;战国时期有大商人郭纵、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汉朝时攻打匈奴的英雄郭昌,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郭嘉;西晋哲学家郭象,东晋大名士郭璞;唐代名将郭子仪; 五代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北宋画家郭熙、郭忠恕;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明朝画家郭诩;清朝外交家郭嵩焘以及我们熟悉的郭沫若等。

  郭姓堂号中有“尊贤堂”,其来历十分有趣: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要招贤,先从我开始。你把我当贤人尊重了,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宫室曰金台,让郭隗住在里面,昭王把他当老师一样尊重。于是乐毅从魏国来,邹衍从齐国来,剧辛从赵国来……四方才俊都归附燕国。燕国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还有太原堂、汾阳堂、华阴堂等,都是纪念郭姓祖居地的。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