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红丝带。 (新华社发) |
| 经常要为病人读报。 记者 杜武 摄 |
|
今天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普遍可及和人权”。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和那些与艾滋病有关的偏见作着斗争,在为艾滋病儿童的读书渴望而积极奔走,在用心照顾艾滋病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在用情和爱,融化着存在于艾滋病病人和人们之间的坚冰。
“漠视和偏见比病毒更可怕”
被采访人:董雪
身份:安阳人,现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工作
经历:在河南科技大学读书期间参与发起了红丝带艾防社,曾多次作为志愿者参与和组织防治艾滋病宣传活动,到过多个艾滋病高发区
董雪第一次接触艾滋病病人,是在省人民医院。当时,她跟着一名护士当实习生。
即将手术前,一名4岁男孩被查出HIV阳性,手术室里立刻如临大敌。董雪的“老师”偏偏忙中出错,手指被针头扎破。尽管该针头已经消毒,且和小男孩并无接触,但那名护士还是吓得逃离手术室。这让一旁的董雪感觉到,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无知。
2006年,董雪入读河南科技大学高级护理专业。起初,她也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远,学习了关于传染病的知识后,她在日常交流中发现,大家似乎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病人存在认识误区,而且经常因为缺乏常识产生恐惧。
她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后来和学长徐晓博一起发起了红丝带艾防社。如今,这个学生社团已经由最初的六七人发展到现在拥有近千名志愿者。
到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位于北京)工作后,董雪到过多个艾滋病高发区。在那里,她看到的情景与之前一些媒体报道的完全不同。尽管携带艾滋病病毒,但那里的病人有免费药吃,还能获得政府发的补助,生活态度也比较积极。
董雪说,对于艾滋病病人来说,大家的漠视和偏见比艾滋病病毒更可怕,希望大家能理智、宽容地看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人,为他们营造更为宽松的生活环境。
“他们跟普通病人没两样”
被采访人:张伊辉
身份: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护士长,今年30岁
经历:自从1999年到感染科工作,她就开始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打交道
2002年,张伊辉第一次“接触”艾滋病病人,她当时的反应是“快吓死了”。张伊辉说,整个科室都有点草木皆兵的感觉,谁都不想进艾滋病病人的房间,就算进去也是一句话不说,迅速做完护理扭头就走,甚至不愿在病房里多呼吸一口气。
“那会儿别人常说,感染科的护士们找对象都难!”张伊辉笑着说,以前人们对艾滋病病人缺乏了解,避之唯恐不及,其他病房的病人听说隔壁来的是艾滋病病人,纷纷要求换病区或者转院。
在感染科的11年来,张伊辉护理过上百名艾滋病病人,年龄最大的有50多岁,最小的才10岁。
“他们和普通病人没有什么区别,但艾滋病病人的精神更孤独,更需要理解和关心。”张伊辉说。张伊辉曾经遇到一个女艾滋病患者,住院后她的丈夫从没来过,只有一个姐姐偶尔来照顾她。每次推门进去的一瞬间,张伊辉都能明显感觉到,她眼神里先是欣喜和期望,接着光亮马上消失,只留下了落寞。有时张伊辉帮她整理病房,总能听到她的轻叹声,这名患者去世的时候,其丈夫才第一次出现。
还有一对夫妻,丈夫感染了艾滋病,可妻子对他不离不弃。为了节省开销,妻子总是吃丈夫剩下的饭,生活物品大多也共用。那名妻子说,都共同生活那么多年了,不怕被传染。
张伊辉说,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平时正常的接触,比如拥抱、交谈、握手等都不必担心被传染。
张伊辉说,现在多数人对艾滋病病人不是歧视,只是怕被传染而已。其实,我们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做好自我防护,就大可不必草木皆兵。
“那些孩子让人心疼得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被采访人:网友“放飞我的梦想”
身份:一个普通女工,一个12岁孩子的母亲,家住涧西区
经历:3年内共为艾滋病儿童募集6000余册图书
曾被人质疑过,自己曾动摇过,但网友“放飞我的梦想”(下文简称“梦想”)说:“那些孩子让人心疼得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2006年,“梦想”上网聊天时认识了一个叫郭保刚的网友。这名来自驻马店的网友建立了“中华红丝带网站”,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救助艾滋病孤儿的活动,使162个艾滋病孤儿得到了救助。“梦想”深受感动,请求对方帮助联系一名艾滋病孤儿,她愿每月资助200元。
2006年8月,她带着女儿和礼物赶到驻马店市确山县的艾滋病村,希望见到自己资助的那个孩子,却扑了个空。看到那些艾滋病儿童过早承受苦难与不幸,她很受触动。
由于当地很多学校不愿接收这些艾滋病儿童,他们的上学成了问题。于是,“梦想”开始四处奔走,为这些孩子募集图书。尽管有人怀疑她从中牟利,家人也不理解,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一些热心市民的参与,也坚定了她的信心。他们先后为孩子们募集的6000多册图书,送到了确山县艾滋病村小学新建成的“红丝带图书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