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中国孩子想象力的新闻引起热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尽管只是21个国家的排名,但倒数第一的位置的确令人尴尬。人们不禁要问:是谁偷走了中国学生的想象力?
大人替代孩子感知世界
什么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是人特有的,因为人能认知世界,并反映世界。而蒙特梭利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源于人生来就拥有“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包含了儿童成长的密码,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孩子会去破解一个个成长密码。”西工区教育局副局长、洛北乡中心小学校长李艳丽说,“如果孩子能积极地、自由地成功破解成长密码,孩子长大后,就能拥有健全的内在生命评价体系,真正地成为他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才能更真切、更生动、更丰富、更具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而事实上,中国的家长常常把自己的感知当成孩子的感知,并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感知去生活。”
比如吃饭、穿衣此类最简单的问题。生活中常见,孩子已经吃饱了,而家长总认为他吃得不够,要求“再吃点,再喝点”;明明孩子不感觉冷,可家长偏要求他“再多穿一件”。饥和饱,冷和暖,已完全不是孩子自己的感知,而是家长们的感知。
当孩子的感知习惯性地被大人的感知所替代,生命密码的破译也变得被动、消极,不能被正确地、完全地破译,内在生命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孩子也就不能够成为真正的自己,对外界的感知、认识很迟钝、很浅显,他怎么可能有具备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有条件的爱不是爱
如何让孩子用自己的感知去正确认知世界,并具备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李艳丽说:“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科学教育方法认为:儿童最重要的是要生活在爱的语言、行为和氛围中,生活在爱的意念、信任和理解中,不是溺爱,不是有条件地爱,更不是盲目地爱。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唯一可做的就是给孩子自由,而不是将他变成你期望他成为的样子。
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不自由的,比如要孩子听话、懂事,摔倒以后不哭;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会跳舞,学会唱歌;别的孩子会的,自己孩子也必须得会。正是这种有条件的、不自由的爱,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当孩子们“千篇一律”地成长为一个模样时,独特的想象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要让孩子在真正的、无条件的、自由的爱的庇护下茁壮成长。真正的、无条件的、自由的爱是什么?李艳丽说:“是深深地理解和接受,是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比如,水和沙子,对孩子的深深吸引,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前6年,表现最强烈。可是,家长是怎么做的呢?不愿意让孩子玩水、玩沙子,这是对孩子不理解和不接受的表现,家长不理解他们为何要玩这些东西,接受不了孩子弄湿了衣服,玩脏了小手。
家长可能还害怕沙子迷住了孩子的眼睛,可这只是大人的想象。事实证明,在洛北乡中心小学校园内的沙池里,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孩子在玩沙子的时候,神情是非常专注的,四年级的学生还写出了:“让沙子慢慢在手中流过,仿佛我们的生命之泉在流淌,在这里我找回了力量。一沙一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我的生命、我的感受、我的喜悦、我的悲伤、我的无奈……我们将在这心灵花园中成长起来。”
这富有想象力的句子,正是学生在自由地玩沙子的过程中,自己感知并富有想象力地创造出来的。
所以,家长要在规则之下无条件地爱孩子,让孩子自由成长。这个规则便是:不伤害自己、别人和环境。
标准答案扼杀想象
有人说,“倒数第一”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
“中国学生使用的教材难度较大,比如2的3次方等于8 ,中国学生初一就学了,而在加拿大,高二的学生才学这个。”市六中校长陈钢说,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忙最累的。许多孩子刚满月即被送去上早教,刚会说话就开始学英语,刚走稳步子就去学跳舞。
在学校,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唯一且正确的;成绩好的孩子即是标兵,所有人都得学习。标准答案,一元化评价体系,忙碌的童年,忙于奔波,疲于应付,孩子哪还有精力和空闲去想象世界?
让孩子自信地去想
如果可能,请教师们的思想再解放一些,宽容一些。陈钢说,比如不再将“亲嘴”这个词判错,不再将“我看见一对男女在搂抱”这样的句子划上叉。成绩好的孩子不再是唯一被学习的对象,体育好的、音乐好的、爱劳动的、懂礼貌的,都可以是被学习的对象。
在宽松状态下成长的孩子会变得更自信,自信的孩子对世界想象、创新的能力肯定会更多一些。
放手去爱 宽松对待
如何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国家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许建国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一边读,一边鼓励孩子发问、比较、猜测、画下来、演出来、发表不同想法。
常对孩子进行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
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电动娃娃,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别的电器,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
家长要尽量不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这样会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不要制止孩子与众不同。比如小朋友都说英文字母0读“OU”,而自己的孩子却说它是太阳、足球、苹果时,家长不要立即就纠正。
不宜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喜欢向很小的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让孩子记下来、背下来。孩子们似乎什么都知道了,反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放手去爱,宽松对待,相信若干年后,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不会再是“倒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