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良 |
| 蒋介石 |
|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刚发生时,为了军事部署的需要,张学良和杨虎城切断了西安和外界的联系。
但是,“西安事变”这一消息,却是最早从洛阳泄露出去的,随后国民党方面所有的应对,也都以洛阳为据点逐步展开……
黄永安洛阳告密:“我真心服从委座……”
1936年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炮兵6旅少将旅长、驻防洛阳担任警备任务的黄永安突然被卫兵叫醒,因为他的顶头上司张学良给他发来了一封密电:“西安事变,着该旅长将洛阳机场监视,不准有一架起飞,并将各银行封闭。”密电还发给了洛阳军分校东北军教导总队队长刘海波,指示他俩迅速占领洛阳机场、军械库、中央银行洛阳分行,并截断洛阳以东交通。
当时,东北军炮兵第6旅有两个炮团驻在洛阳,洛阳军分校、军士教导队深造班有408人,军士教导总队第1大队有3个步兵队,一个重机关枪队。
然而,张学良没有料到:被蒋介石秘密召见的黄永安已然“变心”了。在接到张学良的指令后,他和刘海波携密电找到镇守洛阳的祝绍周,呈上了密电:“我真心服从委座,怎能执行张副司令的命令?”
大喜过望的祝绍周立即发布了一系列命令予以应对:首先,迅速调动军队,监视、禁闭洛阳军分校内所有东北籍学员,并派兵占领洛阳及周边战略要地;接着,调集潼关以东的列车备用;随后,又急令正在豫西构筑国防工事的中央军第46军停止作业,全副武装,迅速抢占潼关。
祝绍周还同驻洛阳国民党空军负责人王叔铭商量,立即派飞行组组长蔡锡昌驾教练机飞赴临潼营救蒋介石。然而,蔡锡昌驾驶着“北平号”教练机一着陆,就被张学良卫队一营营长王玉瓒活捉,飞机上为蒋介石备用的衣物也被东北军士兵扣留。
黄永安的背叛,使张学良无法控制战略要地洛阳,西安的东侧防线向中央军洞开,整条陇海线均为中央军掌握。
迷雾重重,各方瞩目洛阳
尽管第一时间得到了西安发生变故的消息,但随着西安与外界的电话、电报中断,层层迷雾笼罩在西安上空。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蒋介石是死是活?张学良到底要干什么?
南京国民党政府如无头苍蝇般骚动起来,政府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国防部长何应钦为首的强硬派,主张打到西安去“讨逆”;一派则以闻讯从上海赶到南京的宋美龄为首,主张不要动武,全力救蒋。
国际社会也是一片哗然:美英纷纷表示关注,指责这是苏联的阴谋;苏联则连忙称自己是个好人,这是小日本使的坏;而日本则表现得出奇的冷静,决定静观其变。
一时间,事情变得迷雾重重,国内各大报纸、民主团体,有骂张学良的,有要图要真相的,有认为张学良已经被“赤化”的,各种论调也甚嚣尘上。
在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离西安最近的洛阳就成了最大的信息纽带和军事桥头堡,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洛阳。
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为就近处理西安事变有关事务,派出了以中央委员赖琏为首的12人小组,携带电台抵达洛阳,在洛阳军分校内建立了国民党中央党部临时办事处。该小组专门负责联络党政军各界,收集各方情报,及时向南京方面报告。随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又将大批宣传品由南京运至洛阳,并派空军飞机飞往西安上空散发,其中传单就有15万张。
从12日9时起,洛阳西工飞机场就处于繁忙中,一架架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从这里起飞,飞赴西安上空进行侦察、散发传单等任务;中央军的部队也从洛阳源源不断地开赴陕西。
调停人取道洛阳飞西安
就在大家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迷雾中“第一缕希望的曙光”出现了。
带来“曙光”的是威廉·亨瑞·端纳。
端纳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小城里斯峪,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从清末起的40多年里,他游走于中国各种政治势力之间,而且都能成为风云人物。
据说,他在一次车祸中救了宋美龄,还曾帮张学良戒过鸦片。
你要认为他是个“中国通”,那你就错了。据记载:他完全不懂汉语且坚持不学汉语。
西安事变爆发后,在西安和南京之间满是怀疑和猜测:尽管张学良公告说自己捉蒋只是为了抗日,但在南京政治家们的眼中,哪有这么单纯的事情?而西安方面看到源源不断涌入陕西的中央军,更是满怀畏惧:中央怕是没有坐下来谈的诚意,只是一味准备收拾我们吧?
于是,跟双方私交都不错的端纳,就成为双方都能接受的最合适的调停人。
12月13日8时,宋美龄给张学良发去电报,告知端纳准备去西安,希望得到张学良的同意,但一直到下午,张学良都没有回话。
于是,端纳直接乘飞机到洛阳等候,准备在与西安方面联系上以后,立即飞往西安。
13日傍晚,在洛阳的端纳依然没有得到张学良的回电。就在他准备第二天冒着被击落的危险强行飞往西安的时候,13日深夜,张学良终于发来电报:允许端纳到西安。
14日清晨,端纳从洛阳西工飞机场出发前往西安——带着宋美龄写给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信。
当晚,端纳从西安发回电报,称张学良、杨虎城无意杀害蒋介石,只是要求其停止内战领导抗日,他的消息廓清了纷传于南京的五花八门的猜测,也让宋美龄看到了营救蒋介石的“第一缕希望的曙光”。
飞机频繁起降,洛阳成要员们的中转站
端纳的西安之行打开了张学良和南京政府折冲、谈判的窗口,也让洛阳成为双方联系的纽带和中转站。
15日下午,端纳飞回洛阳,又用长途电话向宋美龄详细报告了西安事变的真相、蒋介石的安全情况和张学良、杨虎城的意图,并转述西安方面要求她和孔祥熙到西安去磋商释蒋问题。
而在此时,南京政府的中央军一直在向西安推进。为了配合陆路进攻,洛阳西工飞机场集中了100余架飞机,准备轰炸西安,但最终因为天降大雪,轰炸任务未能执行,但潼关以东已被轰炸多次。
16日,端纳应宋美龄的请求,再度由洛阳飞到西安面见蒋介石,转述宋美龄要蒋介石命令何应钦停止中央军进攻西安的意见。
17日,蒋鼎文携带蒋介石命令中央军停止轰炸西安的亲笔信,经洛阳飞往南京。至此,终于避免了一场可能爆发的内战。
19日,宋子文以私人身份由南京抵达洛阳,为宋美龄亲赴西安作准备。次日,他由端纳陪同飞往西安。
在经历了多次沟通和谈判后,局势渐渐明朗,尽管还存在被扣留的风险,但宋美龄最终还是决定前往西安会见张学良和杨虎城,以解救蒋介石。
这次,宋美龄依然取道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