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那么,怎样才是一个好的课堂总结呢?
一、总结式结尾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教师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和重点作提纲挈领的总结和归纳,意在让学生由博返约,纲举目张,在学习的结束阶段再次强化教学要点,从中找出规律,上升到新的认识,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悬念式结尾 有些知识块往往要分几个课时来教,而上、下节课教学内容联系又非常紧密,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性,在上一节课的结束时针对下一节课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知识后,在进行课堂总结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一般按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计算比较简便,也就是除数的个位上的数是1、2、3的,通常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除数个位上的数是7、8、9的一般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如果除数个位上的数是4、5、6的,用什么方法来试商比较简便?”这个问题是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前一节课的结束时间提出问题,不但预示了下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预习有一定的定向作用,而且使前后两节课过渡自然,衔接巧妙,做到了讲授内容前后呼应,效果较好。
三、延伸式结尾 所教内容学完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使之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所阅读的课外读物与本课内容密切相连,拓宽知识,扩大视野。
四、探求式结尾 探求式结尾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时,把学生感到模糊的或容易引起意见分歧的问题有意识地留到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分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结论,统一认识。这样结尾,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吸收变为主动探索,以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锻炼、学会明辨是非的目的。
五、对比式结尾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式结尾,就是在一节课教学的结束阶段从内容结构、形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侧重地把本节课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概括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把握住特点,总结出规律,加深了解所学知识。
六、渗透式结尾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与知识、技能的教学有机结合,把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恰当地联系起来。将有意识的教育寓于无意识的受教育之中,做到在知识教学中自然、适时、适量地渗透。
其实数学课堂教学结尾远不止这几种方式,往往是综合运用几种方式,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只要达到效果,就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