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起义,特指由同盟会河南支部领导的反清起义。史去不远,足可追述。
清末洛阳起义没有成功,结出的一个酸涩果子,便是洛阳人南大定被斩。关于这件事,老城似乎还有“记忆”。居住在中和巷的寇北锁老先生说:当时河南府衙门前聚众如潮,有人亲眼看到南大定的头颅被砍掉。行刑后,清朝官府还不解气,又把南大定的头颅挂在东关魁星阁上。
这场起义的来龙去脉非常复杂,起因和结局是这样的——
清朝末年,河洛大地连年遭遇自然灾害,五谷不收,米贵如珠。从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始,洛阳地区大旱18个月,这种情况300年罕见,伊河、洛河都断流了,人们没有粮食吃,将鸡犬牛马食尽,开始出现人吃人的惨象。地方政府却不顾民众死活,不断增加田赋,农民负担过重,百姓濒临绝境。
当时的洛河南岸一马平川,遍地良田,人口稠密,村寨连片,但旱灾使田地龟裂,群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自发组织起来,纷纷上交犁耙绳索,以示不再种地耕田。走投无路的群众在南大定的领导下成立了“在园”组织,把推翻清朝反动统治作为奋斗目标。“在园”内部约定,等到革命成功,就正式把“在园”更名为“复汉军”,以便和陕、甘的“秦陇复汉军”一致,扩展活动的区域。
当时,全国形势是很适合造反的,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火如荼,同盟会河南支部成立后,杨源懋(字勉斋)、刘纯仁到南方拜见了孙中山,孙先生对他们极为器重,指定其为河南武装起义的负责人。当时同盟会河南支部还有张钫(新安县人)、刘镇华(巩县人)等骨干成员。他们商议在河南省会开封举行武装起义,但由于清军戒备森严,遂决定把中原革命中心转移到洛阳。这些人于1911年农历八月下旬,从省城开封潜到洛阳,发动洛阳各界举行起义。
他们来到洛阳后,首先联络清朝末榜秀才、举人、拔贡,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思想开明进步,如:孟津举人郭芳五、王北方。嵩县秀才石又謇(石言)、蒋我山(蒋峨)。洛阳拔贡邢沧渔,伊阳秀才张子方等人,这些人大多是教师,杨源懋以办教育作掩护,建立了两个革命据点:河南府中学堂和洛阳高等小学堂,并从学生中挑选许振黄、王书馨、姚北辰作为骨干。
他们选定了两支人马:第一支是王天纵的绿林队伍,有好几千人,全部刀客出身,不计生死,作战勇敢。第二支是洛阳县下园村反清结社“在园”,人数也不少,由年届不惑的南大定领导。
为进一步联络各界举事,几个人分头下去联络发动:甲部由杨源懋、刘纯仁等人负责,策动陆军巡防营举事;乙部由4名革命党人负责,发动教职员工和进步学生;丙部活动于各会、社、党派之间;丁部活动于绿林之中,动员豫西刀客攻打洛阳,由石又謇、蒋我山、刘镇华等人具体负责。
甲、乙、丙、丁四部,每部都刻制将军大印一枚,起义后各部首领即以“大将军”相称。具体作战步骤是:“丁部大将军”王天纵,率绿林军从嵩县打过来,南大定的“在园”组织在关林、城内两处接应,里外夹攻夺取洛阳后,进而攻占郑州,中断京汉铁路运输,配合武昌革命军,夹击南下的清兵。
此时的王天纵匪气已脱,精明强干,在豫西很有号召力,随时可召集数千人马。他反清立场坚定,为人慷慨义气,同盟会的人上山发动他打洛阳,他一口答应了,召来众头目,要大家充实弹药,三日后准时行动,先打嵩县。
杨源懋、刘纯仁等人听说王天纵行动了,非常高兴,加快了洛阳起义步伐。1911年农历十月初二,王天纵亲率绿林武装千余人下山集结,拉开了洛阳起义的序幕。他们当日就攻占了嵩县田湖镇,迫使清守军一个巡防营投诚。初三又攻克白沙、彭婆,兵指龙门,一路上接纳一些乡亲参军。
清廷河南府见王天纵攻势凌厉,赶紧请调援兵入洛。十月十一日,王天纵越过龙门,士气大振。这些绿林好汉,平日里都是被官军剿来剿去,虽骁勇善战,但毕竟被称为刀客。如今,刀客接受中国同盟会河南支部的收编,举起了反清大旗,队伍性质变成了义军。众头目欢天喜地,纷纷说道:“六哥(指王天纵)当了官,我们有吃穿。”士兵们也编了顺口溜:“打下洛阳城,杀了狗知府;赶走宣统帝,孙文坐天下。”从这些顺口溜来看,士兵的觉悟要比头目们高:前者起义是为吃穿,后者起义是为推翻清朝,士兵们没有亵渎洛阳起义宗旨。
踌躇满志的王天纵,期望一举拿下洛阳,正快速接近关林镇,同盟会河南支部成员很振奋,仿佛已看到了起义成功。但就在这时,最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有人告了密,留在城内的“在园”骨干,全部被官府掌握,一场残酷的大捕杀就要开始——那么,究竟是谁告的密?起义结果又如何?请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