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11版:三彩风·文苑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本色生活
老城布衣
与一本书相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12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老城布衣
□王炳全
  自20世纪70年代来到涧西大厂,我就遭遇过不少“老城人”的尴尬:一曰“老城人薄气、吝啬、出手低”;二曰“老城人七大姑八大姨,沾亲带故,事多礼多惹人烦”。的确,那年代人们工资偏低,仨核桃俩枣搁不住多元分配吃“高价饭”。就连我的一些近亲,移居涧西后也常常与老城亲属中断来往,怕沾染了老城的“俗气与穷气”。

  这不禁使我回想起当年我在郊区龙门村下乡的时候,村里的李大喷曾当着我的面揶揄老城人:“老城人真薄气,有一回我去会亲戚,表嫂拿烙馍和肉沫豆芽菜招待我,我一看烙馍薄得像牛皮纸,没敢多卷,一下子夹菜卷了4张……”我笑他太夸张了,4张烙馍卷在一起,那筋道劲儿,不硌掉牙才怪呢!李大喷还说:“我吃完了饭,表嫂说,你再吃半个,再喝半碗汤,看,多小气!”我解释道,这是老城人劝饭的习惯说法,老城人是十分好客的,并不是真的叫你再吃半张饼半碗饭。我俩的争议引得老少爷们哄堂大笑。

  我是“土得掉渣的老城坐地苗子”,也是吃浆面条长大的乡土文人。在我的记忆里,老城人确实很节俭,就连每年深秋满地的落叶,老人们也要装袋入库,用来烧锅头烙饼馍。我小时候就干过不少扫落叶入麻袋的活,■篮子掐野菜更是常事。老城人的节俭,是有历史渊源的。解放前频仍的战乱,新中国成立后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人们怕富也不敢富,再说也没有致富的条件。    

  解放初期的老城本来就是贫民窟,加上没有像样的工业支撑经济,居民大都是引车卖浆之流,靠小作坊、小生意谋生,让他们出手阔绰无异于天方夜谈。说老城人沾亲带故也是事实。老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人们已习惯了画地为牢,近城联姻,抬头遇故旧,放眼是朋亲,这近乎也没有什么不好。

  据我所知,老城的民风是很淳朴的。这种淳朴体现在十分重视邻里乡情。像我家居住的马市街,已有800年的历史,人们在这里世代交往,早已习惯了“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情谊是颇为浓厚的。在这条街上,我无数次目睹过“一家有难,众邻相帮”的动人情景。有一次,东邻的“军亮哥”突发重病,危在旦夕,一家人手足无措,邻居们闻听不召即来,有的抬人,有的拉来板车,有的铺被褥,风风火火地把病人送往大医院,及时抢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老邻居席大妈年老病重,时日无多,她唯一的女儿远在他乡,邻居们天天你烧水、她送饭,有人帮洗衣被,有人熬药服侍,直到老人含笑离去……邻里逢婚丧嫁娶,街坊邻居们会不约而同地前来相帮致贺,礼物无非是一块布、一条烟、两瓶酒、十斤馍之类的,“礼轻情意重”,主人均会“笑纳”(丧事则叩头致谢)。这些居家小事,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我住在亲水的商品房里,人居环境是好多了,可是邻里之间讲究“个人隐私”,连姓甚名谁都不知,别说遇事相帮相扶了。

  老城的民风淳朴还在于老城人有个很好的习俗,叫“过日子俭省,待客奉承”。就是说不管你家境优劣、平素如何节俭,一旦来了客人,那就一定要倾情相待,让客人尽可能满意。这在今人看来似乎有点“硬撑门面”的意味,但至少也体现了老城人的淳朴本性。我们老两口就深受这种文化底蕴的影响,只要有同学、文友、同事来访,必定热诚相待,腰包挤瘪也要叫客人酒足肚圆,哪怕明天啃馍头就咸菜,今天也要博个“豪爽”。另一方面,受老城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几十年来我家也节俭成癖:吃米饭时,怕饭锅里留米粒孩子们铲不净;洗碗时,总嫌孩子们大开水龙头用水多;择菜时,不满女儿扔掉了略微泛黄的绿菜叶。我自己也是常年一袭中山装挺自在,同事戏称我像“公社书记”,我却是我行我素,不思“时尚”。但是几十年来,我尽管缺点、失误不少,却还没有听同事、同学、文友说过我“薄气不丈义”,这就足够聊以自慰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