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如今,一些企业喜欢向员工派送各类唬人的头衔,一个小公司都会涌现多个市场经理、运营总监;一些人也会想方设法在自己的名片上加印各种头衔。上周,一项1933人参与的调查显示,96.9%的人感觉当今社会“头衔通胀”现象普遍,其中38.4%的人表示“非常普遍”。(1月4日《中国青年报》)
据说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公司无力支付员工更多的薪水,就给他们提供晋升的机会,以此留住员工;而我们的“头衔通胀”,似乎与精神激励并无太大瓜葛,更多看中的是头衔后的权重,唬住别人好办事。这个规则一旦被大家心照不宣,头衔上的帽子就像奶粉里的三聚氰胺,终于积重难返。
头衔为什么“通胀”?当然是因为名不副实的帽子发多了,美好的称呼自然随之贬值。但“头衔通胀”如此顺风顺水,除了市场投机的动因之外,更多的,恐怕还是氤氲在公民社会背后的“官本位”意识使然。权力个人化、决策中心化,那么,有头有脸的“头衔”就对应着资源与能力,头衔背后的价值就凸现出来。
头衔浮夸的背后,是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缺失。吹牛不上税且受益匪浅,自然就扯谎不脸红,欺诈成为人际交往的常态。忽忽悠悠的头衔算神马,“被平均”而上涨的薪资若浮云——世情冷暖,人生百态,难道真的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