瀍河,发源于孟津县横水镇寒亮村,顺流而下,蜿蜒70余里经洛阳城东汇入洛河。提起瀍河上所建的诸多桥梁,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东关大石桥。
大石桥,又名黄公广济桥,横跨瀍河市区段之上,是古代东入洛阳城的重要通道。据史料记载,该桥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为当时的内廷大司礼太监黄锦出资修建。
古代瀍河上建桥难,成桥易毁
据《尚书·洛诰》记载:“冬春之时,瀍河水微褰褰(qian)可涉;夏秋雨集,潦(lao)水大至,宛如江海怒涛。”因此,在瀍河上建桥难,成桥易坏,屡修屡毁,历代不绝。
河南府城(今洛阳老城)东门外的瀍河上,明初曾有“以石为脚,架木其上”的和平桥,后被河水冲毁。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时任河南知府刘本,耗白银百万两,在瀍河上修建了一座三拱石桥,名曰:“中州瀍桥”。然而该桥桥拱过小,泄流不畅,不久即被洪水冲毁。
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安徽人沈文华出任河南知府,复建三拱石桥,人称沈公桥。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七月初二佛晓,大水凶猛成灾,沈公桥随流荡覆。此后两年瀍河上无桥通行,百姓苦不堪言。
黄锦捐资修建东关大石桥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内廷大司礼太监黄锦回乡省亲,得知家乡父老无桥过河,便当即决定捐资建桥。黄锦委托其弟锦衣千户黄子铠亲自督办相关事宜,并嘱咐说:“建桥所需费用须自己筹措,不得向百姓索要分毫。尽快将桥建好,以便百姓通行。”
黄子铠受命后,亲自沿瀍河勘查,后在东关城门外选定桥址。当年11月,黄子铠率领工匠,开工建桥。仅用时6个月,瀍河上便落成一座中高11.20米、宽10.26米、长77.75米的5拱石桥。桥面用较规整的长方体青石横列平铺,两侧设有护栏,东西两岸加砌石块,以固堤岸。百姓感其义举,特在桥头竖碑撰记,将此桥命名为“黄公广济桥”。
历经风雨,石桥犹存
400多年过去了,在市井喧哗与战火硝烟之中,东关大石桥依然挺立至今,(上图)成为洛阳似水流年可堪怀旧的象征。“东关大石桥不仅仅是豫西地区多拱石桥的代表,而且对研究民间桥涵建筑、石刻工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民俗、文史专家周得京说。
■延伸阅读
黄锦其人
提起明代的太监,大家便会想到魏忠贤、刘瑾之流。然而黄锦和他们不大一样,他为人正直,除了捐资建桥,还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
黄锦,字尚,别号龙山,河南洛阳人,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入宫,被选派至兴王府为世子朱厚熜(cong)伴读。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朱厚熜入嗣帝位后,黄锦升为御用太监,此后又调任尚膳监、司设监、内官监太监。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黄锦被封为司礼监佥书,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掌司礼监事兼总督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