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2版:综合·要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带您认识一下 与生活相近的 几个获奖项目
2006年以来,我市已获2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7次空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1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7次空缺
重大原创性成就不多暴露科研体制诸多不足
  据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象征我国科研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已是自2000年以来11年中该奖项第7次无人问鼎。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奖要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这些重大科学发明必须符合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三大标准。重大原创性成就不多,与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科研政策导向、科研人员培养体制等密切相关。

  从国际科技论文“井喷”来看,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国论文,1970年时仅1篇,2008年时已超过11万篇,绝对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在这背后,我国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过于重视论文,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将论文数量与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资单“捆绑”,甚至将其作为评定职称的死标准。这种过分强调发表国际论文的评价体系,让我国科研工作者不得不跟在国外期刊、科研机构的后面亦步亦趋。

  不少科学家早就指出,基础研究需要科研人员长时间全身心投入,万万不能急功近利。当年陈景润耗费近30年潜心钻研,方有辉煌成就。要按时下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体系,陈景润因没有论文恐怕连每月岗位津贴都拿不到。

  基础研究领域重大原创性成就的缺乏,还凸显出我国科研政策导向中存在的功利主义。重应用研究而轻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常年不高。

  人才培养方面,一些科研工作者小有所成就走上“仕途”,步入官场后所面对的诸多行政管理事项,让研究者很难再潜心于学术研究。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