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心读者李楠成了我们此次活动的第一名参与者。 | |
□记者
郑凤玲 通讯员 王少峰 实习生 程雯雯/文 摄影记者 杜武/图
“喂,是《洛阳晚报》吗?我有一个心愿,不知你们能否帮我实现?”昨日一大早,我们接到了一个电话。半个小时后,在洛阳热力有限公司东区热源厂的工地上,我们见到了打电话的小伙子李楠。
李楠的“心事”很特别,他想让记者帮他照张“神气点”的照片,过年前他要寄回老家。
24岁的李楠,老家住义马市常村路南一段四区195号。他是家中的独子,前几年一直在南方打工,去年来到洛阳热力公司东区热源厂工作。
李楠近两个月的工作很有意思。因为天气寒冷,为防止铲车上冻,他每天下午5时30分开始,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到上煤车间预热铲车,然后把煤堆稍微推整一下就回宿舍休息;再过两个小时,重新预热铲车。
“每两小时起来一次,岂不是被窝还没捂热就要起来了?”我们笑着问。李楠憨厚地笑了笑,刚开始他还需要闹钟来叫醒,现在已经习惯了。
李楠的父母是义马常村煤矿的职工,母亲薛银萍已退休。李楠一向很孝顺。他前几年虽在南方打工,但每年过年都会回老家看父母;今年春节期间,东区热源厂要正常供热,任务会更加繁忙,单位所有人员都不能休息,李楠铁定回不了家了。
“第一次不回家过年,还有些不习惯,所以想给父母寄张照片。”李楠说。听到他如此淳朴的要求,我们便打电话请来了本报摄影记者帮他拍照。看到镜头,李楠有些紧张,他整整头发,爬上铲车,握着方向盘,对着镜头露出了笑容。
“预备——咔嚓!”一张笑脸定格在我们的相机里。
李楠趴到镜头前审视了一下照片:“哦,太好看了,我从小到大都没拍过这么神气的照片呢!”显然,小伙子的镜头感被“培养”出来了。我们给他拍视频时,他对着镜头流利地说:“爸爸妈妈,我今年过年不能回家了,我在洛阳平平安安的,请不要担心,你们要多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