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钟琴 |
|
每一个做家长的,都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孩子,我是否真正了解呢?或许,你的嘴角会漾起一丝苦笑:唉,这孩子,越来越大了,心思还真是难以琢磨呢!
这样的情况实在太普遍了——有多少父母爱孩子,却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呀!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天天和孩子吃、住在同一个空间里,却距离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么远?
或许你是一个中学生的父亲或母亲,正在为自己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而苦恼。是的,尽管你做了种种努力,但依旧感到与孩子之间有那么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没错,这就是代沟。时代不同了,背景不同了,父母却没有与时俱进,顽固地用自己曾经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去解释孩子,这就如同把自己认为舒服的鞋硬套在孩子的脚上一样,会遭到激烈的反抗。必然的结果是——你不会被孩子列在知心贴意的人的名单里。经验使他们认为:遇到困难,即使憋在心里让自己痛苦,也比向父母说出来麻烦少。
田梓的父母都是公务员。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他们就给自己的孩子订出“考清华大学”的规划。孩子小学期间表现得很出色,让父母很满意,理想的风帆继续鼓胀得满满的。然而初中之后,孩子的学习能力日见减退,父母急火攻心,三天两头找老师询问原因,并加紧了对儿子日常行为的监视,不允许孩子在学校出错。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让儿子重新回到奔向清华大学的轨道。没想到,儿子的成绩没见长进,原先开朗的性格却渐行渐远,话越来越少,直至见父母如同陌生人,一言不发。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尽管性急的父亲大声咆哮要儿子说话,可儿子无动于衷。直到高三报考学校专业时,父母过高的期望终于引爆了儿子长期埋在内心的积怨。从来以沉默回应父母的田梓出人意料地大声喊道:“我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你们为什么从小就非逼着我要考清华,上重点?我已经让你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父母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材了,太担心孩子在外面出错了。如果他们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不那么出色,不被老师关注和表扬,他们会将眼前和未来联系起来,极为苦涩地联想很多、很远,以致寝食难安。如果父母听到孩子被学校老师或其他什么人否定,则会比自己遭受否定更难受,然后会用情绪的放大镜不断加大倍数地预测后果,以致看得糟糕至极。在异常苦恼的情绪促动下,他们会急切地追问孩子:“你真的是这样吗?怎么会这样?”孩子面对父母变形的面孔和颤抖的声音,知道任自己怎么解释都没用——父母的心里早已有了一个定型的见解,他们会死死地围绕这个见解来不断质询和审判你,最后的目的就是要证明他们的见解,直到忍无可忍了,孩子才会说:“我说什么你们也不会相信,你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说了没用,不说比说更安全——这是父母“告诉”孩子的。
不错,纵观历史,放眼中外,确有令人羡慕的早慧神童、才俊少年横空出世:莫扎特3岁会弹琴,6岁会作曲;美籍华人陶哲轩3岁半上小学,7岁自学微积分,8岁上中学,24岁在美国做大学教授;埃及小穆罕默德在5岁时就已经成为埃及大学的学生……
对此,我们可以羡慕,可以崇拜,但并不意味着你就有了对孩子要求的合理参照,不等于你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能照此成才的依据——毕竟,神童在人群中是凤毛麟角。
虽然不敢奢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但仍然有很多父母在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成为“人尖子”。孩子年纪越小,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孩子刚上小学,家长就会想:“我的孩子在班上能不能考第一名、第二名呢?”孩子上初中:“我这个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上了重点高中:“我一定要让他上最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