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23日,北大招生办负责人首次回应了公众对北大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的质疑。该负责人以新闻通稿的形式解释说,北大希望招收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具备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1月24日《新京报》)
读了该负责人的“几个方面的考虑”,笔者感慨之余,倒是想起北大校史上的一段往事来。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当年的夏天,刚从美国回国的胡适,负责北大在上海的招生考试阅卷的任务。在招生会议上,胡适激动地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位有才华的考生。”一查成绩单,这名考生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并不出众。但是,当时正在主持招生会议的校长蔡元培明确表态支持胡适的意见。
于是,在蔡元培和胡适两人的执意要求下,这名考生最终被北大外国语文学专业录取。他,就是罗家伦。在北大毕业8年后,他最后以北伐少将的身份,被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任命为国立清华大学的校长。
假如今天罗家伦报考北大的话,会不会因为“几方面的全面考虑”而被摒在门外呢?当前,在应该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学生评价体系仍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仍然要求做德、智等表现优秀的“好学生”。这与国外的先进理念完全不同。
大学目前越来越强调统一化和格式化,结果就是各种东西都通过数字来进行考核,大学和学生的个性逐渐被湮没。清人龚自珍有诗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今天来说,更重要的恐怕是“天公”降下不拘一格的人才后,北大应该如何考虑不让人才向隅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