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6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曾为皇家秋千 今成民间绝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1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走近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④ 孙氏“十六挂转秋”:
曾为皇家秋千 今成民间绝活
记者 陈小伟 实习生 杨硕/文 记者 张光辉/图
  说起秋千,可以追溯到数万年前的上古时代,但能被人们记忆并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

  洛阳市白马寺镇孙村孙氏“十六挂转秋” 上下三层,最上面一层自由打秋千,下边两层同时正反两个方向转秋千,是难得一见的绝活!

  2009年,孙氏 “十六挂转秋”被列入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孙氏转秋:三层秋千耍绝活

  今年60岁的孙鑫师傅是“十六挂转秋”的传承人,他说:“转秋高13米,分上中下三层,上部帅字旗迎风招展,设置蹬秋一挂,只有那些胆子大的人才敢上去坐玩,享受高空荡秋的惊险和乐趣;中部由两名壮汉在两个转秋间操作台上手推脚蹬;下部在一根冲天柱的两个转轮上,悬挂分内外两层的十六个秋千,通过壮汉的配合使两层秋千分别按正反方向同时转动,十六个秋千转荡起来,浑然一体,悠然自得,坐在上面犹如鱼儿穿梭、神仙飘飞。”

  在数百年的传承中,“十六挂转秋”一直秉承“有一定的惊险和刺激,有叫绝的表演技术”,所以它一直吸引着老百姓的眼球,远近闻名。

  除了省内媒体关注“十六挂转秋”外,2007年8月,四川电视台“连连看”节目组的两名记者千里迢迢慕名前来,就是为了体验和拍摄这“从未见过的秋千”。

  2

  奇妙风俗:十六年一搭为哪般?

  流传了400多年的“十六挂转秋”有一个奇妙风俗,那就是十六年才能搭建一次!究竟为何?

  孙鑫告诉我们,“十六挂转秋”的规模大、耗资多、用工多,若在太平盛世搭建还好办,一旦遇到乱世或是灾荒年,往往搭建不起。为此,孙氏祖人为使技艺不失传,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对搭秋进行了严格的时间限制:十六年搭制一次。

  “十六”这一数字说起来还真有些意思。其一,此转秋为十六挂,十六年正好与此形成呼应;其二,十六挂上有十六个灯笼,夜间点上蜡烛,远看就像十六颗星星,据孙村的老人讲,十六星正好为北斗七星、南斗七星、福寿二星;其三,每逢灯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在农村有一种说法,“老骡子老马歇十六”,这一天老百姓不干活,专门玩耍,打秋千,玩社火;其四,十六年基本上能新老更替,十六年的间隔总有聪明的后生将此绝活传承,所以才将转秋定为十六年搭建一次。

  时代发展了,人们富足了,根据传承和表演的需要,孙村“十六挂转秋”修改了“十六年搭建一次”的祖训。从2007年开始,孙村村民在传承人孙鑫的带领下,已搭建过3次,为广大百姓带来了诸多欢乐。

  3

  眼看心记:400年传承全靠经验

  “十六挂转秋”从支撑到搭建全部采用手工工艺,用料为木材、麻绳和少量铁制品。

  冲天柱及外架和蹬秋多采用坚固耐磨的榆木、槐木、枣木和又高又直的松木、杉木和杨木,上挂圈、下挂圈和吊杆多采用年内未发芽、无疤节的三年生柳木,麻绳以当年麻为最佳,边搓绳,边捆扎,设计非常复杂、精巧。

  搭建时,要预先搭起一座占地六七十平方米、高13米以上的架子。架子当中,竖一根看似连接的冲天柱,但内设机关,由上下两截组成。冲天柱上设置两个大小相宜、高低有别的转轮。每个转轮上绑缚8根柳木杆,每根柳木杆上悬挂1个秋千,上下两层刚好十六挂转秋。

  最要紧的是,要想表演成功,必须确保其结构紧凑,各部件之间的同心度、垂直度、斜度、角度符合要求,还得利用力学原理,使两个转轮正、反转动时平稳、坚固、安全可靠。

  搭建这样的秋千,在古代可算得上一项大工程。400多年不失传,是不是孙氏族人手中传有秋千的图纸资料和制作数据?孙鑫老人笑着说:“哪有什么图纸!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学,老人家先在院子的地上把图形画出来,让我们看,然后一起动手做,都是用脑子记下来的!”68岁的孙清堂老人补充道:“那时候爷爷在青砖地上走3步,就告诉你横杆就是这么长,具体数据全凭经验,在制作过程中靠眼看心记,自己摸索!”

  为了“十六挂转秋”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孙氏的传承人开始为它建立“数据库”,计划将这门老技艺用文字形式保留下来。

  4

  精妙绝技:挂秋两朝宫中玩

  据《孙氏家谱》记载,白马寺孙村孙氏祖籍为山西榆次,明代洪武初年始迁居洛阳东郊孙家村。古时物质资源贫乏,农民们逢年过节为了丰富业余生活,便开始独创一些技艺玩耍。久而久之,每个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大理王村的耍狮子、平乐村的排鼓,而孙村的秋千最有名。

  相传,明嘉靖年间,孙氏祖人孙希贤(六世)在原来的“车轮秋”、“四挂秋”、“八挂秋”的基础上创造了“十六挂转秋”。

  明朝万历年间,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时,来孙村关爷庙进香,适逢该年搭建转秋,人山人海,福王见后,便命人将此秋千搭建于王府,并予封赏。孙氏后人孙正为当时的皇宫总管,得知家族转秋在王府内很受欢迎,即命其侄儿孙师鲁(当时官至后军都督)搭建于后宫。为了让转秋在皇宫更气派、华丽,他们还将转秋进行了装修、改造,冲天柱上刻上盘龙,去掉蹬秋,盖上皇罗伞,上下秋千头上分装龙凤,深得皇上、皇后的嘉奖,“十六挂转秋”因此就成了“皇家秋千”。

  清乾隆年间,孙氏十三代后人孙位南为当时的翰林院编修,他为了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将转秋带进了翰林院,随后传入后宫。“十六挂转秋”备受喜爱,成为嫔妃、格格、皇子皇孙们玩耍健身的器具。

  5

  哑巴蹬秋:首开蹬秋好手奖励风

  1985年的那次搭建,不仅使“十六挂转秋”继续得到传承再次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也为这项游戏带来了一个新传统,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有一年,村里一名30多岁的哑巴自告奋勇,爬上了顶层,旁观者无不为他捏一把汗。荡过秋千的人都知道,荡秋千是一门技术活儿,要双脚踩上踏板,在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迅速站起,然后慢慢下蹲,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再猛然站起,过了最高点后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点时再猛地站起,以此重复才能使秋千荡得更高。可这名哑巴却抛弃了这种传统方法,采取了单脚荡秋。他一只脚踩上踏板,另一只脚不断蹬向冲天柱借力,从而使自己越荡越高。这种更具冒险性的方式哪怕是在平地上进行也很难保持平衡,何况是在十几米高的空中呢!

  哑巴惊险的表演让村民们拍手叫好,有人提议要对这名蹬秋好手进行奖励。经过大家商讨,决定将点心挂上“十六挂转秋”的挂杆处,让哑巴在荡秋千过程中踢中“礼品”。自此,这便成为“十六挂转秋”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谁能荡得高、踢得准,谁就能获得勇敢者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