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6版:乐活·鉴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古今文人的澄泥砚情结
“嫁妆瓶”——收藏装饰两相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2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闻香识宝,走近新安澄泥砚”之一
古今文人的澄泥砚情结
□ 刘彦卿
  明代的缠枝葡萄澄泥砚
  荷鱼澄泥砚
  汉代云龙纹澄泥砚
  弥足珍贵的宋代苏东坡“鹅式澄泥砚”
  砚台,是文房四宝中凝聚文人情愫最多的文玩,因此,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有一种或浓或淡的澄泥砚情结。

  砚,系由研磨器演变而来,是书写作画的必备文具,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最初的砚台是将颜料涂在上面,在石头上进行研磨。到春秋时期砚台基本成型,到了汉代砚台基本被接受,并从此抛开研石自成一体。

  随着文化的发展,砚台除了文具功能外,历代能工巧匠、文人雅士还赋予其艺术生命,使其身价倍增。根据制砚原料的不同,汉代以来,砚台就有石砚、玉砚、陶砚、瓷砚、瓦砚、澄泥砚和铜、铁、银等金属砚的不同类别。但是从实用的角度分,一般只有瓦砚和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大沽石砚、沉州石砚、溪石砚、洮石砚、紫金石砚等十多个品种。

  新安澄泥砚,跻身“中国四大名砚”

  新安澄泥砚,系以沉淀千年的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因其“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历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和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和甘肃洮砚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与其他三大名砚相比,新安澄泥砚特色更为鲜明。一是其他它三大砚均为石砚,只有澄泥砚为泥砚。新安澄泥砚始于汉代,兴于唐代,盛于宋代,明代制砚技艺达到炉火纯青。汉代时,新安澄泥砚已基本定型,发展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除新安外,山西绛州、山东青州等地也生产澄泥砚,但新安澄泥砚比其他地区的要早300多年,在中国制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是新安澄泥砚品质优良。新安所处的古虢州是黄河流经的平原地带,这里的泥土沉淀最多,泥土中包含的成分最丰富,用这里的泥土制作的澄泥砚品质最为优良。一直到明清时期,新安澄泥砚都享有盛名;三是新安澄泥砚制作工艺独特,均为纯手工制作,尤其讲究雕刻技术。古工艺,古造形,大器浑脱,古意盎然,质朴无华,妙趣天成。因此,新安澄泥砚自唐宋以来,就深得文人墨客的偏爱。

  古今文人的澄泥砚情结

  新安所处的古虢州,一直是澄泥砚的制作中心,所以这里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把玩、收藏澄泥砚的故事。

  说起文人的澄泥砚情结,要数唐代文人最盛。唐代洛阳诗人刘禹锡、李贺、韩愈和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均好藏砚。而对发展砚文化、保存砚文物作出贡献最大的当数宋代著名的大文豪、大书法家苏东坡。苏东坡堪称藏砚大家,其收藏的砚台中有不少珍品一直流传至今,被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以及各地博物馆珍藏。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那方“鹅式澄泥砚”。

  清乾隆年间,翰林院大学士纪晓岚嗜砚成癖。除收藏澄泥砚外,他还广泛收集其他名砚,并将其拓成册,名曰《阅微草堂砚谱》,流传于世。

  不仅文人如此,历代帝王也对澄泥砚钟爱有加。武则天、朱元璋均有专文记叙澄泥砚。清乾隆皇帝也多次赞誉澄泥砚,认为澄泥砚“抚如石, 呵生津”,其功效可与石砚媲美,为砚中一绝。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