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丹丹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 |
|
董丹丹,偃师市大口乡一名女山村邮递员,是本报9日所载《晒被子丢失万元,投递员如数奉还》新闻中的主人公,她每天把《洛阳日报》、《洛阳晚报》等送到读者手中。我们再次来到大口乡采访时,却听到一段更动人的故事……
今年春节,除了大年初一,董丹丹天天骑着摩托车投信送报。这个有28个行政村、96平方公里的乡,只有两名投递员。董丹丹负责东部15个村庄,每日在村庄间穿梭。
“要说辛苦,我的师傅在这条邮路上可走了20多年!”董丹丹说。她的师傅叫王铁圈,乡亲们都喊他“老王”。老王1988年开始当邮递员,走的就是丹丹现在的邮路,2009年被光荣地评为我市唯一的“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因为“好管闲事”,老王在附近十几个村家喻户晓。山区里交通不便,除了投信送报的本职工作,平常老王还帮村民们捎农药种子、代交电话费、代寄包裹、代取养老金和汇款……“老王有个小本,里面记满了科普惠农的小知识,给乡亲们帮了不少忙。”村民曹安仁说。
2008年6月,董丹丹成为了一名邮递员,那年她25岁。第一天上班时,王铁圈只说了句:“没事儿,慢慢干。”可是,董丹丹压力却很大,她说:“师傅在乡亲们中口碑这么好,我干不好怎么办?”
第一件头疼的事儿是骑摩托车。山区路难行,董丹丹只让丈夫带了一天,第二天就自己跟着老王骑着摩托车在乡村小道上来回奔波了。“现在摔跤没有以前多了,可是在山区的路上意外总是免不了。”董丹丹不好意思地说。
如今,董丹丹从师傅那儿接过来的,除了给15个村庄投报送信的任务,还有给乡亲们服务的责任。从刚上班那会儿开始,董丹丹就接过师傅的班,每月在固定时间去乡里给翟凤安老人领取养老金,两年多里从未落过一次。
“邮递员的岗位很平凡,我只希望能为乡亲们干到我走不动的时候,就像我师傅……”董丹丹真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