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5版:独家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7 南下探古墓
18 孩子需要朋友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2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18 孩子需要朋友
○作者 钟琴
  前年3月,我在北京学习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钟老师你怎么还不回来呀,你快回来吧,我挺不住了……这是高一女生和和发来的求助短信,她被曾经的好朋友疏远了。

  和和刚上高中,军训期间,与同室的两个女生成了好朋友,自此在学校里形影不离。时间长了,小女生之间不免有些矛盾,借着情绪放大,就可能发生冲突,再加之不肯互相原谅,闹崩就不可避免了。在成人看来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和和说,每次单独走出教室,哪怕是从教室走到操场上升旗、做操这一段路,因为身边没有两个朋友,她都会觉得很害怕、很无助,那种被抛弃的感觉让自己非常苦闷、备受折磨。她觉得周围三三两两结伴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瞧不起自己。

  这段时间,和和最怕上音乐、美术、英语听力和计算机课,因为要去专门的、没有固定排座的教室。正常的时候,几个好朋友手拉手,穿过走廊,上下楼梯,进教室,挤在一堆,感知彼此的温度和气息,似乎整个空间就是她们的了,尽管离自己不远还有和她们一样的“小舰队”。一旦被“舰队”抛弃,就意味着和和必须一个人孤零零地找位置坐下。班级的小群体早已组合完毕,且一经形成轻易是不会让其他人插足的——这是班级群体不成文的规则。

  没有人与和和说话,顶多以疑问甚至嘲弄的眼光看她一眼——这是和和最难挨、最恐惧的时刻,她的精神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朋友不理我了,周围的人一定认为我不好,认为我有问题。”此时,听课、做作业,全都没了兴致和动力,精力都被这种占据全身的烦乱痛苦的心绪消耗掉了。跟谁说?朋友吗?没有了;老师吗?能耐心听进去吗?说不定会认为我不好,曾经的朋友知道了还会说我打小报告,更被排斥;父母呢?趁早算了,还不够他们絮叨的,让他们知道了帮不上忙更添乱,不如不说。

  和和在中考后,曾因高中的适应问题与我有过几次谈话,所以当她陷入这种困境的时候,想到向我拼命求助。然而还有一些孩子就此逃避上学,进而发展成恐惧学校。

  高一新学期开学两周了,惠惠就是不上学,早上赖在被窝里不起床。好不容易收拾齐整该出门了,惠惠开始流眼泪,央求妈妈别逼她。妈妈心软,左右为难,一筹莫展,跑到我面前急得直哭。谈话中,惠惠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原因:学校正式开学前总有一周的离家军训安排。惠惠妈妈娇惯女儿,担心孩子参加军训吃不了苦,找理由给孩子请了假。谁知道,军训结束后,孩子再到这个新班级的时候,同学们的非正式群体已经形成,没有惠惠的朋友圈了。军训期间,孩子们因为父母不在跟前,自己住外面,格外需要同伴支持,很快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形成彼此独立的小团体。后来者再想进去,就不那么容易了。孤独无助的感觉让惠惠忍受不了,所以开始恐惧上学。

  在学校里,尤其在当今这个独生子女时代,孩子对同伴关系的情感依赖的程度远远超出父母和老师的估计。

  成锦2010年中招报志愿时就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以成锦刚考出的模拟成绩为参照,父母是有充分理由不同意他报一所知名的重点高中的;但成锦却胸有成竹地坚持报,与父母吵得不可开交。晚上,他们跑到我这儿寻求评判。面对白纸黑字的成绩,我毫不犹豫地站在父母一边。成锦无奈地回头对老爸说:“你出去一下吧,我有话跟老师说。”这小子“招供”道:在模拟考试时,为了帮助班里的一个朋友考个能跟父母交代得过去的名次,成锦竟有意识地漏做大题,让自己少得分,却把正确答案通过作弊手段给了那个朋友。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