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日军进攻洛阳时,对洛阳地形了如指掌。实际上,早在1938年,就有日本间谍赴洛,对每条街巷进行标注……
日本亡我之心早就有了。早在甲午海战之前,日本间谍就至我东北及山东省活动。抗战爆发后,人们以为日本间谍会集中到北平、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其实不然,洛阳也是日本间谍潜伏之地。
抗战前期,日本间谍在河南的活动任务是:第一,通过与汉奸配合,策动黄河以北各县独立。第二,通过汉奸为地方民团、土匪供应枪械,让其奸淫掳掠,扰乱治安。第三,散布谣言,编印口号,动摇人心。第四,秘密潜伏,绘制地图,通过无线电台传递情报,为日军前来攻打提供依据。
到洛阳潜伏的这个日本间谍,执行的任务是第四种。
当时,洛阳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日军步步进逼,华北诸多城市沦陷,洛阳遂成为北方抗战的前沿阵地。国民党南京政府认识到了这一点,早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就令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率领其长官部及大批官兵进驻洛阳西工。接着,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也迁至洛阳,洛阳成为华北战场国民党军队的指挥部所在地,成为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战时省会。
日军固知洛阳之重要,自1937年12月12日首次轰炸洛阳后,就死死咬住洛阳不放。直到1944年占领洛阳,日军用7年时间,不间断地轰炸洛阳,千百吨炸弹和燃烧弹砸向洛阳城区,以至于解放后许多年,洛阳城区还时常发现没有爆炸的哑弹,对群众的日常生活构成威胁。
日机起初轰炸洛阳,投弹并不准确。第一次轰炸时,炸弹落在北关和城内,人畜虽有伤亡,但未造成大批人员死亡。但自从日本间谍潜入洛阳后,飞机投弹时就较为准确,空袭的频率也加大了。
这个日本间谍名叫佐藤,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少将军衔。他来洛阳之前,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对其进行过专门考察,其基本经历是:1937年“8·13”之后到上海,进入日本特务机关“井上公馆”,以开办“通原洋行”和搞中日贸易为掩护,刺探军事情报并搞破坏活动。
1938年2月,日军侵华步伐加快,“井上公馆”的间谍被分别派往武汉、洛阳、徐州等重要城市。冈村宁次是间谍出身,谍战方面非常在行,他认为派往洛阳的间谍需有长期潜伏之准备,必须精心挑选。选来选去,他选中了佐藤,并亲自授意:让佐藤隐瞒真实身份,自称祖籍河北保定,姓杨。
当时,河北难民迫于战事,纷纷向南逃亡,佐藤利用这个机会,穿得破破烂烂的,混入来洛的难民群中,在洛阳北关外邙山脚下的龙泉沟落脚,后又在驾鸡沟安顿下来。
这人鬼精鬼能的。他经过考察,发现肩挎木箱卖香烟可以四处走动,还可随时歇脚,收集信息。但卖香烟时,买烟人问这问那,或者借火点烟,搭话较多,容易暴露。于是,他以卖豆腐丝为幌子,学会一句洛阳方言,每天出来叫卖:“豆腐丝喂!好吃得很!”边走边喊,游街串巷,他把洛阳大街小巷都走遍了。
他经常出没的地方是西工、瀍河、火车站一带,这些地方有军政机关,还有驻军和兵营,是他关注的重点。每天上午10时,他出来卖豆腐丝,下午5时左右,豆腐丝卖完了,就往回走。出来的时候,他总是穿一身褪色的铁路工人制服,肩挎椭圆形的盆状木箱,用沙哑的嗓子叫卖,以和蔼的态度接待顾客。
对于这个人,当时大家都有印象,没人会去怀疑他。他故意装得很老实,做生意从不缺斤短两,你可以先尝后买,也可以欠账、赊账。他的豆腐丝很好吃,颇合人们的口味,所以生意不错,群众都称他为“老杨”。实际上,这人非常狡猾,他收买一些人,笼络一些人,用隐蔽手段物色并发展情报人员,建立了情报组织,有计划地刺探、窃取、搜集了许多情报。
当时洛阳的媒体,有《河洛日报》、《行都日报》及《战旗》杂志,凡这些报刊,他都收集阅读,从中归纳出情报。对爱占小便宜的人,他赠送日本啤酒和日常用品,拉拢抗日不坚定分子,从他们口中套取情报。他还留意那些失意政客、在野军阀、无聊乡绅,记录在册,准备在日军占领洛阳后,用这些人充实地方日伪组织。洛阳沦陷初期,日伪组织组建得很快,就是因为他事先做了铺垫。
他还绘制了洛阳地形图,标注得十分清楚。邙山上清宫一带,他去得最多,那里是军事制高点,可居高临下进攻洛阳,作战时必须先行占领。他还对如今洛阳市中心医院附近进行观察,认定那里是向东攻击老城的一个关口,就把那里的土岗(当时非平地,有土岗,后曾设“土岗”公交站亭)一一标出。他还认真研究了周公庙周围的地形,认为那里可以埋伏两个步兵中队的兵力,就连周公庙前的一棵大树,他都做了标注。
佐藤在洛阳潜伏了5年,不露声色,干尽坏事,使得1944年5月国民党15军固守洛阳时,所构阵地之地貌悉为日军所预知,饱受日军炮火打击。洛阳沦陷后,他骑着高头大马,换了装束,挎着洋刀,一改往日“豆腐老杨”的猥琐样子,耀武扬威从街巷穿过,洛阳人在惊讶之余,才知这人原是日本间谍,都对他“呸呸”连声,恨之有余。佐藤还为日机轰炸洛阳提供了目标——请看下篇《日本飞机轰炸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