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论坛成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演讲中表示,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是“未富先老”,这将成为“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2月20日《广州日报》)
所谓“未富先老”,一言以蔽之,即国家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从种种迹象来看,无论是从社会角度应对“未富先老”,还是从经济角度应对,现实似乎都与期待有差距。
从经济角度而言,“未富先老”的出现意味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不可持续,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又不可能很快实现,因此,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将面临很大的压力。
“未富先老”带来的最大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不少年轻人可能承担难以承受的养老之重,而很多老年人将面临“老无所依”的局面。毫无疑问,要应对“未富先老”,关键在于社保,但很多地方社保连年亏空,让人对社保养老无限忧虑。
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养儿防老,但在独生子女时代已不现实。有人提出买房养老,但在房价疯狂上涨的今天,梦想难以照进现实。至于说商业保险养老,那是少数有钱人的养老依靠。
其实,应对“未富先老”这个命题已经提出很多年了,我们有必要从人口制度、经济制度、社保制度以及教育制度上系统盘点一下,我们应对“未富先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还有哪些不足。唯有多问应对准备工作如何,我们才不至于在“未富先老”的社会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