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龙小乐。
(资料图片) | |
□据 《法制日报》
2月17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武汉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龙小乐涉嫌受贿一案一审宣判,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依法判处龙小乐有期徒刑10年。
龙小乐平时低调,为人谦和,处事严谨,写反腐日记给别人看,获取了诸多信任与荣誉,是同事眼中的“清正廉洁派”;龙小乐收受贿赂,拒不认罪,全盘翻供,诬陷侦查人员刑讯逼供,藐视法庭,打出“V”形手势为自己造势。
这个曾经拥有“优秀党务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的学校领导人,其涉罪轨迹给人们留下了诸多思考。
1 开始先认罪随后翻供
公诉人在法庭上出示证据说明,龙小乐到案第一天就主动交代,2000年年底收受武汉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巴某10万元贿赂的犯罪事实,这也是检方经过周密调查后指控他的第一笔受贿款。后来,龙小乐又陆续交代收受巴某贿赂31万元的犯罪事实,还主动交代了检察机关尚未掌握的收受其他行贿人财物的问题。
在侦查讯问期间,龙小乐未提出什么特别异议。在办案人员印象中,他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像我这样的情况,会判多少年?”
然而,在庭审中,龙小乐一反常态,辩称11笔受贿全都不是事实,均是自己在神志模糊状态下作出的交代,他指责检察人员刑讯逼供,声称其半个脚指甲被办案人员踢翻裂,大量出血,导致袜子粘连无法脱下,而他自己当时浑然不觉,数天后才发现。在庭审结束被带离现场时,他甚至当庭打出那个后来引起轩然大波的、代表胜利含义的“V”形手势。
2 日记反腐现实贪腐
龙小乐有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了厚厚的几大摞日记。
侦查人员调查发现,对连年来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案件,他在日记中都有点评,笔触大多是痛斥腐败。但是,日记里痛斥腐败没能挽救龙小乐,也没有妨碍他在现实中的贪腐。
据检方指控,从2000年8月至2003年11月,龙小乐在担任武大副校长期间,利用分管后勤、基建的职务便利,先后11次收受贿赂61万元。
对于自己的受贿问题,龙小乐在日记中只字不提,其日记只写别人腐败不写自己问题。公诉人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显示,龙小乐对此有自己的解释,“这些记录(日记)都是违心写的,怕万一有人看到了,那我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说自己没有问题是假的,我确实不好写自己的问题,也不敢写,我没有勇气面对自己违法犯罪这个事实”。
3 人前清廉人后收钱
龙小乐涉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一事,在武汉大学内引起很大的震动,更令熟识他的人震惊。
据同事介绍,龙小乐一向以作风正派闻名,在群众中口碑较好。
2000年,新武汉大学合并成立后,他因群众极力举荐,继续担任校领导。在同事印象中,他一向为人低调谦虚、平易近人,在工作中总是“唱红脸儿”,不爱批评人,说话声音很轻,沉默寡言,很少直接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其工作信条是“不得罪人”。
在领导和同事心目中,龙小乐树立了积极正面的形象,他也曾获得过“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湖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在同事眼里,龙小乐平时生活节俭,很少参加各种聚会。去过他家的人都记得,他住在学校家属楼,家里装修很普通,使用的都是旧家具。大家心目中的他,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好领导。在各级会议上,他总是强调每位党员要遵纪守法、克己奉公、为人民服务。
这样一位“好领导”,人们很难将他与腐败联系起来。
据法庭调查显示,龙小乐对2000年年底收受的第一笔贿赂,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当行贿人巴某送来10万元表达“心意”时,他先是拒绝,但在巴某劝说下接受。他承认,“巴某的外在形象对我产生了一定的迷惑性,使我放松了思想上的警戒。巴某不像一个商场的生意人,没有江湖气,说话腼腆,像一个大学生,态度很诚恳,使我感到他关于个人的一番表白也未必不在情理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虽是第一次接触工程建设,但这或许是他们行业的潜规则,都是照此办理,不是我要,是他坚持要送,不送心里不踏实,送了,他放心,一门心思把学生公寓建设好,这也是我的愿望”。他甚至侥幸地想,“他坚持要送,不会又无故加害于我的”。
就这样,第一笔受贿发生了,接着是“习惯和自然了”的第二次、第三次。
于是,人前与人后,也出现了两个不同版本的龙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