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4版:国内·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病逝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2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病逝
享年87岁,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和研制
  1947年,美国密西根州安阿堡市,朱光亚(左一)和张文裕(左二)、李政道(右一)。
  朱光亚和家人在一起。
  朱光亚接受两弹元勋的授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朱光亚 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有颗星星名叫“朱光亚”

  朱光亚,1924年12月生,湖北武汉人,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曾参与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和研制,后又相继组织实施了核电站筹建(如秦山核电站)、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并参与了“863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工作。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4年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朱光亚走了,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奋斗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又陨落了一颗。细数共和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授勋时已有7人过世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当时,7人已过世,分别是: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此后,又有6人过世,分别是: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钱学森、朱光亚。

  目前仍健在的有10人:程开甲 、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王大珩、于敏、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

  ▲▲23位元勋,来自我国9个省份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

  除朱光亚外,彭桓武为湖北省麻城市人。他1915年生,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只有3人没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除钱骥、周光召、于敏3人,其余都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

  钱骥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周光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因杰出成就后被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于敏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而在留学经历中,元勋们有好几对校友。

  屠守锷和钱学森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彭桓武和程开甲都曾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

  任新民和朱光亚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钱学森和郭永怀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朱光亚:科技众帅之帅

  朱光亚,被称为 “我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党和国家的瑰宝”。在两弹的研制中,朱光亚被称为“科技众帅之帅”。

  1、17岁考入大学,进入物理系学习

  朱光亚于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祖籍湖北汉阳。幼年时,朱光亚跟随父母从宜昌经沙市迁到汉口。

  1931年起,他先后在汉口第一小学、圣保罗中学学习。

  1941夏,朱光亚从重庆南开中学考入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物理系。

  1942年夏天,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在重庆招收大学二年级插班生,由于朱光亚的几位南开校友的关心和帮助,他背着中央大学负责人报名应试,顺利地转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就读。

  2、35岁任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

  1950年春,建国伊始,报国心切的朱光亚就从美国回到北京,投入到新中国创业的热潮之中。

  1950年4月,朱光亚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为大学生开设普通物理、光学等课程,把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中国物理学的年轻一代。

  1959年夏,苏联撕毁协议,拒绝向我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我国决定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进行原子弹研制工作。

  同年秋,经钱三强先生提名推荐,朱光亚被任命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任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当时他年仅35岁。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滩腾空而起。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震动了全世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百万吨级氢弹爆炸成功。

  随后,朱光亚又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突破(如原子弹、氢弹小型化)及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3、同事评价他是一个明智的人

  1996年10月,朱光亚荣获了“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奖金为100万元港币。颁奖的头一天,他对身边的同志说,要把全部奖金捐出,作为中国工程科技奖助基金。100万港元对于任何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即使存在银行,当时的年利息少说也有10万,况且他的经济状况并不特别宽裕。

  他在捐出了100万港元后,又反复叮嘱周围的人,这件事千万不要张扬。不宣传、不张扬自己是朱光亚的一贯风格,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他不希望因此给其他人造成压力。

  1998年朱光亚离开中国工程院领导岗位时,他又再三叮嘱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办公室里所有用公费购买的书籍、资料,一册也不许带走。

  得知朱光亚去世,华中师大化学系退休教授李家麟不禁感叹:“这样的老先生,不多了。”李家麟教授曾参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李教授回忆,他与朱光亚有过接触,但接触不多。在他的印象中,朱光亚很少犯错误,是一个十分明智的人。大约是1974年,在四川,李家麟提出一个关于中子源的报告,交到当时的九院二所,几个院长一起听汇报,“这样的技术问题讨论,与其他的院长相比,朱光亚总能深入浅出地解释”。 (本版文图据新华网、《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