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2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俺们农民工,也喜欢咱洛阳!”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3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深夜,记者和农民工一起改造中州路,体验他们的辛苦,倾听他们的心声——
“俺们农民工,也喜欢咱洛阳!”
□记者 程奇/文 记者 赵朝军/图
记者学着操作电夯。
施工现场,路基平整如镜。
  近期,“洛阳第一路”中州路不少路口“动手术”。您或许不知道,为了让洛阳早日以更美的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了让市民出行畅通无阻,有多少农民工兄弟在流汗,夜以继日地改造中州路?

  3月2日夜,本报记者来到王城公园门口的中州路施工现场,切身体验农民工兄弟改造中州路的酸甜苦辣。

  【自豪】 

  路基平整如镜,居然能反光

  21时20分,记者来到中州中路王城公园附近。尽管已是初春,但夜风吹来,仍带着刺骨的寒意,让人不由地裹紧了衣服。

  在王城公园门口的慢车道施工现场,压路机正来回穿梭,几名农民工在工地上忙碌着。在明亮的点钨灯的照耀下,平整如镜的“路面”,居然微微反光!

  是不是慢车道已经修好了?

  定睛看去:平整如镜的,不是沥青路面,而是刚刚碾压出来的路床,也就是工人们常说的“路基灰土”。

  “路床这么平,还能反光——这活儿干得真漂亮!”记者由衷赞。

  “呵呵,好多领导都夸俺们的路床铺得好,俺们心里美得跟扇儿扇一样。”来自宜阳县连庄乡孙留村的“工头”侯少奇略带羞涩地说,“其实也没啥,熟能生巧,这活儿干得多了,当然实用又排场。”

  据了解,为了争取这一段的中州路早日通车,农民工兄弟分成白班、夜班,两班倒,吃住都在工地,24小时施工。前几天下雨、下雪,工程也没有停。中州路王城公园过街通道的北半幅路面,10天内就能建成通车。

  【辛苦】

  推电夯,胳膊被震得酸麻酸麻

  铺设路床,宽敞地方靠压路机;污水井、雨水篦子等设施旁边的路面,则要靠电夯。农民工得用电夯一点一点地耐心平整,以免损坏公用设施。

  在一个污水井旁边,一名老年农民工拉着电线,另一中年农民工则推着电夯,反复碾压路面。中年农民工只穿着单薄的毛衣,轻松自如地操作着电夯,将路床碾压得既结实又平整。沉重的电夯,发出“咚咚咚”的闷响,附近的地面都在微微颤动。

  据老年农民工介绍:中年农民工叫张国强,也是宜阳连庄人,是个聋哑人,人很实在,干活也特别卖力。

  记者学着张国强的样子,试着推电夯。谁知道,剧烈震动的电夯,震得记者两条胳膊酸麻酸麻的;电夯在张国强的手里,走得是直线,记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回事儿——不是往左偏,就是往右偏,走起了歪歪扭扭的“蛇形路”。

  张国强急了,走上前一阵比划,记者听不明白。老年农民工“翻译”说:“你用劲的方法错了。用电夯,不是上下使劲,而是左右使劲,要点在控制方向。”

  在张国强的指点下,记者勉强能够控制电夯的方向,“蛇形路”稍稍变直。

  干了十几分钟,记者感到浑身发热,额头冒出大颗大颗的汗珠;两条胳膊麻得不听使唤,刚才稍稍变直的路线,又变成了“蛇形”。

  “工头”侯少奇笑着说,在修路这行,操作电夯的活儿叫“着夯”。挑选“着夯”的人有三个标准:一是“有眼色”,干活聪明细致,不弄坏公用设施,也不损坏电夯;二是有把子力气,胳膊没劲的人干不了;三是有耐心,悠着劲儿干活,不能急。

  “从这三点来看,你干‘着夯’这活,不及格。”侯少奇半开玩笑地说。

  【纠结】

  雨雪天气,让农民工兄弟“爱恨交加”

  据该工地项目负责人刘贵甫介绍:中州路改造,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是铺设路床,这一工作已基本完成;其次是铺设水泥碎石稳定层,当晚连夜要铺完;最后才是铺沥青。沥青的作用主要是防滑、防水,路床和水稳层,才是道路的承重层,决定着道路的质量,不能有半点马虎。

  根据相关规定:运送建筑材料的车辆,要避开道路高峰期。21时40分,运水稳层材料的车辆还没来,大部分农民工聚在帐篷内,有的在打瞌睡,有的轻声聊天。

  农民工住的帐篷约20平方米,砖头垫起的木板大通铺上,是20多名农民工的铺盖。

  这些农民工都来自宜阳农村,久旱之后的雨雪甘霖,让他们“爱恨交加”。“下雨下雪,铺盖被弄湿了,工程也受影响,为了赶工期,俺们冒着雨雪坚持施工,冻得不轻。”侯少奇笑着说,“虽然受点罪,但俺们心里可美了——俺们都操心着家里的麦子该浇了,这一下雨雪,不用回家浇地了,怪美怪美!”

  【深情】

  “俺们农民工,也喜欢咱洛阳!”

  “料车来了,都出来干活吧。”21时53分,一农民工冲进帐篷喊。大伙操起铁锹,赶紧跑出去。明亮的灯光下,一辆辆自卸卡车驶进工地,倾倒出大堆黑色的水泥稳定层材料,冒出阵阵烟雾;一辆挖掘机,伸出巨大的“铁手”,将大堆材料摊开;大家不再说话,开始干活。

  记者拿着铁锹,和农民工兄弟一块平整路面。干活时,小石子总是顽皮地“溜进”鞋子里,硌得脚生疼;干了不到20分钟,我们的衣服上、头上,已被飞扬的尘土弄得脏兮兮的,一擦汗,脸就“花”了……

  帐篷旁边,支着一口大铁锅,烧着一锅开水。谁累了,到锅里舀一碗水,“咕咚咕咚”猛喝两口,扭头接着干。一大锅开水,一个多小时,就被喝完了。

  3月3日零时,帐篷里飘出面条的香味。农民工兄弟们纷纷围过去,端起热气腾腾的肉菜捞面条,“呼噜呼噜”地往嘴里扒。

  “其实,俺们农民工,也喜欢咱洛阳,也盼着洛阳越来越排场。”戴眼镜的农民工马新工一边往嘴里扒拉面条,一边笑着说,“你想想,洛阳牡丹花会升格成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到时候亲戚朋友要是来看花,我一定要好好‘显摆显摆’,‘看见没?王城公园门口的这段中州路,是俺亲手修的!’”

  短短10分钟,他们就吃完了面条,操起铁锹,又弯腰干了起来。零时35分,记者离开施工现场时,一回身,看到昏暗的路灯、点钨灯灯光,将农民工兄弟们执锹忙碌的身影,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拖出好长好长……

下一篇4